第205部分(第3/4 頁)
人在隨員的簇擁下從船艙出來,李佑站在岸上看的真切,這欽差確實是朱放鶴先生。
朱放鶴站穩了身形,朝岸上望去,卻嚇了一跳。他身為欽差,所到之處出來官吏、縉紳、士人、鄉老等幾百個迎接都不算奇怪,但眼前這岸上人山人海,從河邊到城牆腳下有一里遠近,密密麻麻不知站了多少人,陣仗也太大了。
等欽差下了船,李佑見禮道:“放鶴先生許久不見了,風采一如往昔。”
朱副郎笑道:“賢弟立下大功,為兄與有榮焉,特此借花獻佛,為賢弟道賀,其他書友正常看:。”
府衙和鹽運司眾人也上前與欽差見面,寒暄過後,朱欽差指著周圍道:“何須驚擾民眾,還是散了罷。”
十幾個衙役便分頭到四周人群前方喝道:“欽差老爺發話了,散去散去!”
此時北邊最靠近官員們的一片人群裡,忽然齊刷刷跪倒了幾十人,有老者叩首高聲道:“小民等有話說與欽差大老爺聽,李公到任以來保境安民,實乃在世青天也!近日流言四起,直指李公,小民等日夜憂嘆,不知朝廷如何處置。今日前來,非欲困擾欽差,只盼朝廷不負忠良,褒揚賢臣!”
隨即周圍的人群成片成片跪倒,黑壓壓的從運河邊碼頭一直到城腳。高呼聲此起彼伏,有喊青天的,有喊揚州不可無李公的,有喊朝廷的,雖然雜亂無章卻字字發於內心。
朱放鶴笑容漸漸收起,被震撼的久久不能語。他雖是宗室,其實血緣與皇室遠的快八竿子打不著了,從小生在民間,與平民無異,不是沒有見識的書呆子。
他知道眼前這場面意味著什麼,那代表著非常深厚的民心和極高的聲望。國朝能做到這種程度的地方官,屈指可數!
不像是蓄意作偽的啊,這李賢弟才上任半年,便能滿城歸心,果非常人也!朱放鶴心裡驚歎。在京城時,從來沒有發現過他有這種治理地方的才華啊。
作為揚州府正堂,羅星野大人心裡十分嫉妒。但隨即想道,這其實與他無關了,反正他過了今天估計就要離開揚州城。
李佑本人也很意外,這並不是他安排的,他也沒有必要安排這些。他預料到在流言發酵下,可能會有百姓出面向欽差請願,但是萬萬沒想到居然有如此多人聲勢浩大的請願。不過無論如何,這種感覺真好…
眾目睽睽之下,欽差大人肅容對李佑深腰一拜,“有賢弟這般能臣,朝廷幸甚,揚州幸甚,本官佩服之極,不能不拜!”
李佑急忙還禮。
朱欽差再次掃視周圍,沉聲道:“既然如此,那便改在這裡宣讀誥書,以安民心。”
李大人早有準備,令手下將香案等相關物事擺出來。正如她所願,這種大喜的誥書,還是在百姓們面前公開宣讀比較好。有利於擴大影響力和繼續增加聲望。若去了縣衙再宣誥,那直接影響力就差了一個量級。
朱放鶴手捧誥書立定後,所有官員呼啦啦齊齊跪地聽旨,從三品的丁運使也不例外。
此刻揚州城東門外雖有成千上萬人,但鴉雀無聲,唯有欽差大人清亮的語音迴盪在碼頭上空。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忠臣秉鉞龍沙,負乾坤之壯氣;賢良身抵波濤,見天地之貞心。唯臣有報主之忠…”
開頭一大半內容都是廢話,李佑只能忍著性子,直到出現了自己名字,他才集中耳力細聽。
“爾揚州府通判李佑,加為揚州府同知銜,其餘本職不變,特進修正庶尹,賜食一品祿、賜金書鐵券、賜鬥牛服,許蔭一子為錦衣衛指揮使世職,許加蔭一子為光祿寺丞…”
李佑早從一些小道訊息大致瞭解到了自己的封賞,但真正聽到後,還是大喜過望,連忙出言謝恩。
揚州城一干大小官員,聽到金書鐵券、鬥牛服、世襲錦衣衛指揮使這些變成了現實,心裡的豔羨之念簡直要穿透天際。這一套封賞的規格也就只次於封爵了,對文官而言堪稱恩榮到了極點。
圍觀民眾聽不懂文四駢六的對偶句子,但聽到李青天加封五品但本職不變後,徹底放了心,李青天不走就好,不走就好啊,書迷們還喜歡看:。不知誰帶了頭,齊齊高呼起“朝廷英明!”
丁運使忍不住抬頭與高運同對視一眼,如同之前的不祥預感,要壞菜了。羅知府卻顧不上李佑得到的那些華麗賞賜,只聽見“加為揚州府同知銜”,便差點暈過去。
道理很簡單,朝廷提拔李佑為五品是題中應有之義,但五品閒職很多很多,為何偏偏只給李佑加了五品同知銜?朝廷有那麼多五品,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