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部分(第3/4 頁)
的腦中閃出了無數畫面,堪稱浮想聯翩
莫非這次是母后蓄意欺騙她?或者是故意做出不合作的意思?這種態度又代表著什麼?表示出排斥心理?暗示以後的相處關係準則?
母后的動機又來源於哪裡?歸德長公主本不想去深思,但卻自不由主的腦補出無數理由
想要搶奪對天子的影響力?母后一直忙於國事,天子還是由她手把手教導的多,自然她對天子的影響力稍勝一籌臨近還政,母后現在對此有了想法?
擔心她奪回司禮監掌印太監位置?這個位置重要性毋庸置疑,近幾個月博弈中,她支援的吳廣恩最終退了一步,將掌印太監讓給了母后的親信麥承恩,難道對方還不放心?
還是因為母后憂慮退養後的遭遇?亦或因為她厭惡孃家人而起了不滿?也可能是麥承恩進獻讒言?
如果母后沒有心思,那她周圍的人呢?寧侯肯失去帝王權力的庇護麼?坐不安席的麥承恩能夠安之若素麼?圍繞在母后身邊急欲爭權的勳貴都是那麼聰明的人麼?
其實歸德長公主從小英敏美麗,深的父皇寵愛,父女關係很親密但相較之下,母女之間就稍稍差幾分了,當時錢皇后的心思多的在幼兒太子身上
之前十來年,長公主與母后的關係是有所疏離,而且從內心裡,歸德千歲對貪婪無厭的錢家人很鄙視和厭惡不過小柳兒降生後,倒使得母女間多了些親密感
倒不是她們沒有親情,而是這對天下最有權力的母女很清楚,互相敬而遠之才是她們兩個掌權者最不容易出問題的相處方式,親密無間反而要壞事天家人總是與常人不同的
一個掌握朝政,控制內廷各衙署;一個打理宮中事務,看顧天子,同時滲透外朝兩邊分工涇渭分明,多年來確是避免了矛盾發生
此時長公主心中翻滾,而李佑只能陪在一邊站著若他能感受到歸德長公主的所思所想,只怕也要大飽眼福,感慨其內容豐富,可是有很多宮闈秘聞、內廷密事的
不過從那陰晴不定的表情裡,李佑可以斷定,自己大概已經成功了
歸德千歲從暢想中回到現實,淡然道:“誇大其詞,危言聳聽,哪有如此嚴重”
李佑當頭棒喝道:“朱英嬈你可想得清楚,誰是應當有所提防的人,誰又是能真正幫助你的人?什麼是你的眼前蠅頭小利,什麼又是你的長遠全域性之利?是我平步青雲對你有利,還是拘於少府做鹽鐵司吏對你有利?”
繞了半天圈子,重中之重只在最後一句罷…以長公主的頭腦,當然聽得出李佑話外音——
就憑你我的關係,就憑本官這歲數,本官青雲直上對你好處大,還是去少府幫著你賺錢好處大?你這樣聰明的人,難道想不明白其中關竅麼?
長公主恢復了從容本色,注視李佑道:“我看你意猶未盡,還想說什麼?”
李佑嘿嘿笑道:“前年聽趙天官說過,殿下在都察院中頗有幾個聽使喚的,可否引薦?”
言官代表著輿論風向,朝廷大佬誰不想控制住科道?都察院官員數量極多,在編一百多個,有心人總能找到機會插手其中,無非勢力大小而已
而且在都察院,由於工作性質的特殊性,上下尊卑之分不像別的衙門那麼明顯,獨立性極強,就是左都御史也沒法徹底掌握局面
李佑前年當分票中書時,就聽時任左都御史的趙良仁說起過,歸德長公主在十三道御史中暗暗控制有一支人馬,應該是替天子儲備人才
“敢情你打著這個主意…”歸德千歲微微沉吟,又對王彥女吩咐道:“上筆墨”
“多謝娘子小生這廂有禮了”李佑抱拳低聲道殿外廊下還有侍候的宮女內監,李佑再興奮也不敢高聲**
雖然長公主對李佑的誠意嗤之以鼻,但她也確實發現自己犯了一個錯誤,有些門縫裡看人,把人看扁了
囿於長久來的潛意識,她總將情夫當成一個有才幹但沒前途的生不逢時小官僚,只以為情夫到她身邊做智囊助手才是物盡其用
而事實上,這個情夫氣運驚人,屢屢破舊立,混到如今儼然也是個前途無量的小小明星了
憑著兩個級大府的任職經歷和五品僉憲的資歷,他未來已經很廣闊了,若干年後去謀取督撫、尚書也不是沒有可能比起一入侯門深似海的天子私署少府官職,對她的幫助要大得多
不多時,筆墨呈上來了,歸德長公主在旁邊案几上,用紙箋寫了幾行字又取出金印用了印,這才交與李佑叮囑道:“你可憑此文書,去見那河南道掌道御史範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