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部分(第3/4 頁)
幾分鐘思索時間,李佑放下茶杯,語重心長的教誨道:“一切罪行都成過往,隨風散去。如今本官已給你指出了新的道路,將來如何走下去,能走多遠,全看你自己奮發程度了!須知你的未來越是出色,皇家越是依賴於你,那麼素娘在宮中位置越是鞏固!抬舉為貴妃,生兒封藩都是有可能的。”
不錯,確實如此。常言道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由於各種原因被打入冷宮的皇妃還少嗎?想至此,金百萬鄭重的對李佑點點頭。
有了新的道路,就有了新的目標,又可以拋棄以前販運私鹽的包袱並輕裝上陣,他胸中不禁燃燒起了熊熊的鬥志。
彷彿年輕的熱血又重新回到了周身各處經脈,並漸漸沸騰起來。十六年前,他就是這樣熱血沸騰的借了滿身債務,租了別人的窩本,親自上船風吹浪開啟始了運鹽生涯…
“勇敢的少年,快快去創造奇蹟,向著夕陽奔跑罷!”李佑振臂呼道。
“我會努…”金百萬睚眥欲裂,臉上皺紋盡情舒展,高聲答道。不過剛吐出三個字便戛然而止。神情古怪的瞪著女婿不語,胡言亂語什麼,誰是少年?
剛剛送走金百萬,李佑便收到了公文——天子已於四月初三啟程離京南巡,沿途各處準備接駕!淮安、揚州、南京、蘇州、杭州五地準備長時間駐蹕!
李佑算了算日期,如今是月中,大概這月底或者下月初,天子就會駕臨揚州,真是不錯的時間點。
果然如他所期待的,只要朝廷不故意和自己搗亂,搞出不分青紅皂白就地提拔的把戲,憑藉這年頭的通訊和交通條件,半個月時間內很難調配出各衙門新官到任。
更別說鳳陽巡撫、兩淮鹽運使、揚州知府這些大肥缺,哪有那麼容易就可以定下人選的。這些大員的及時缺位,意味著他將以揚州官場首領的身份接駕!
在其它重點地方,迎駕的首領大臣各有不同。分別是駐在淮安府的從一品河漕總督、駐在南京的正二品六部和守備、駐在蘇州府的從三品參政、駐在杭州府的正二品浙江巡撫。
只有在揚州府…獨苗正堂李大人思及自身,伸手摸了摸五品大印,為自己的落伍官位唏噓不堪。形勢到了如此地步,朝廷不提拔自己簡直天理不容哪。
次日,在揚州劾查十日的謝欽差領著前鳳陽巡撫、前兩淮鹽運使、前參政署理知府三人,拿著近半尺高的文書材料,並護軍五十人,出發前往京城。
金百萬這個狀告鹽運使的原告本該隨行。不過因國丈身份而得到優待,所以不用一路顛簸的去京城,只寫了自陳疏,由欽差帶著赴京即可。
李佑率領各衙門佐雜官將欽差大人送行到東門外,在碼頭上依依惜別。
三個罷官赴京的大員都在船上不露面。李佑瞥了幾眼船艙。心裡估計他們在京城受審時肯定非同尋常的。想必不是大學士奉敕審問,就是殿上廷審。
至於最終結果,李佑也猜不到,這要看各方角力狀況了,南京那邊也少不了使勁的。
魏國公應該不會恨上自己罷,他要恨應該痛恨背叛的前鹽運使去,就和楊大人一樣。更何況自己指使老丈人狀告金百萬,沒有提到南京方面,這已經相當留了面子。給了他很大運作餘地。
謝欽差望著年輕的李佑,一時不知說什麼好。三個不同衙門大員全完蛋了,這一最小的五品卻基本安然無恙。明眼人都會認為他沒少下黑手,但全城百姓卻搶著作證他是清白無辜的…
雖然令人忌憚又何嘗不令人欽佩?這種詭異情況,一輩子只怕也就遇到這一次了。
謝老大人先咳嗽一聲,拿出欽差的架勢。半是囑咐半是命令道:“揚州重任託付與李大人了,勿要辜負朝廷!”
李佑神情肅穆,拱手道:“謹受老大人之命,庶竭駑鈍而已!”
目送欽差大船遠去,署理府事、代管江都縣事、整飭鹽法事李大人轉身掃視身後各衙門官員。從府同知、府通判、府推官到府經歷、知事,再從運同、運判到縣丞、主簿,名頭雖多,卻沒有一個正堂官。
一個一個看過去,李佑抑制不住得意的笑了,略有忘形,張口朗誦出一首與良辰美景四月天截然不搭調的前人著名絕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似乎不協調,聽在眾官員耳朵裡,卻又覺得很合乎實際。
太張狂了!太放肆了!簡直將他們全都視為土雞瓦犬!比李佑品級還高半品的高運同憤怒的抬起頭,與李佑對視。
但瞬間卻又被李大人冷漠目光刺的心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