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小時、現在成了人們矚目中心的教皇登上了祭壇,開始了彌撒。隆重的儀式持續了很長時間,最後皇帝和皇后走到祭壇前,跪在祭凳上,教皇過來為他們履行禮儀。教皇正準備將皇冠戴在拿破倫頭上時,拿破倫卻伸手接過皇冠,自己戴在頭上。接著,他又拿起一頂小皇冠戴在了約瑟芬的頭上,約瑟芬戴上皇冠後抬起頭來,滿眼含淚向拿破倫微笑。教皇將皇帝的戒指交給拿破崙戴上,擁抱了皇帝之後,轉身面向群眾高呼:“皇帝陛下萬歲!皇后萬歲!”接著,拿破倫宣誓即位:
我發誓保衛共和國國土的完整;尊重並完善法律、信仰自由 ;尊重平等的權利、政治和民事的自由 ,以及國家財產的神聖不可侵犯;除了法律規定的捐稅之外,一切其他苛捐雜稅都將減免……以維護法國人民的利益、快樂和光榮為治國之本。
宣誓之後,傳令官大聲宣佈法蘭西皇帝拿破倫正式登基,萬民高呼:“皇帝萬歲!”沿塞納河兩岸直到巴士底獄,萬炮齊鳴,加冕典禮在教皇的主持下順利結束;拿破倫在梵蒂岡的認可下當上了皇帝,他為此感到十分滿意。
據警察當局統計,法國首都各界共計200多萬人參加了加冕典禮。整個巴黎的大小教堂鐘聲齊鳴,接著,是焰火表演,狂歡持續了兩週。全國從馬賽到布倫成千上萬門大炮每隔一個小時鳴放一次禮炮,直到午夜。
12月3日清晨6點,在巴黎的部隊全部集合在馬耳斯廣場上,等待拿破倫給他們分發鷹旗以取代共和國的旗幟。在雄偉壯麗的檢閱臺上,皇帝一身戎裝,坐在寶座上。隨著一聲令下,各路縱隊向寶座靠攏。拿破倫起立,下令分發鷹旗,並向眾軍團發表瞭如下演說:“士兵們,看看你們的旗幟吧!這些鷹旗永遠是你們的集合地點。鷹旗永遠在你們皇帝認為保衛他的寶座和他的子民所必需的地方,誓為保衛鷹旗而犧牲生命吧!誓為能夠永遠將鷹旗保持在勝利的道路上而鼓起勇氣吧!”演說後,軍中歡聲雷動,士兵們舉槍向新皇帝歡呼跳躍。接下來的10天,全法國沉浸在節日的狂歡氣氛中。根據財務部長戈丹的估計,加冕典禮,包括國宴、請教皇、公眾慶祝活動、服飾等,共計耗資800多萬法郎。
拿破倫認為花這筆錢是值得的,特別是天主教首領教皇的親臨,使自己的王權得到了國際承認、合法性和可尊重性。這使他進一步考慮到他以前可望不可即的新的家庭聯盟——王室聯盟和新的國際協議。為了確保加冕典禮的意義不被淡忘,拿破崙令其宮廷畫師繪製了4幅記錄這一歷史事件的巨幅油畫(後來只有兩幅完成了,即《加冕典禮》和《分發鷹旗》)。
最後,首都慶典的歡歌和禮炮的硝煙終於平靜下來了。
但隨後問題就出現了,拿破倫的新帝國已經出現了不穩的情況,於是他不得不離開巴黎,親自前往海峽督促對英作戰的準備情況。
拿破崙頭腦裡有著全盤的侵略計劃,但顯然是個在不斷改變著的計劃。他花了半年的時間才定下了作為渡海作戰的大本營。然後,在1803年4月到12月間,他選擇了軍港的位置。他的計劃是逐漸成熟的,隨著藍圖變成現實,大炮運到布倫港的炮臺,他開始意識到:面對強大的英國海軍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護衛艦隊是不能貿然渡海作戰的。但是在短時間內,這種情況根本就得不到改變,他的帝國無法在短時間內打造一支能夠與世界第一的大英帝國海軍相抗衡的艦隊。而在無法取得制海權的狀況下發動渡海作戰,那根本就是找死。
拿破倫也曾詢問過蕭傑對此事的看法,蕭傑勸他從長記憶,等法國海軍能和英國海軍相抗衡的時候再發起渡海戰役,不過躊躇滿志的拿破倫根本就聽不進去他的勸告,他決定鋌而走險。而蕭傑也只好閉上嘴巴,不在多說。只是感嘆法蘭西本就不強的國力全都被浪費在了這些根本就無法完成的事上了;。;;;
第二十三章 流產的對英作戰計劃(上)
本書開始衝新人榜了,不過才排到54位,請大家繼續支援,小魚謝謝大家了!!
拿破倫在確定英國就是組織反法同盟的罪魁禍手以後,就無時不刻的想要消滅這個心腹大患。他是一個野心非常大的人,一直想要征服歐洲乃至全世界,但現在卻離他的目標遙遙無期,要是沒有英國的阻撓的話想畢他早就可以將普魯士,奧地利解決掉了,然後在集中全力解決掉那頭貪婪的北極熊,最後在全面與英國開戰,到時以全歐洲之力還怕打不過小小的英國嗎?將那些虛偽的盎格魯—薩克遜人全部趕掉。但奈何那些國家都不是傻子,在英國的攛掇下,暫時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