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1/4 頁)
可就是這樣輕鬆的話題,讓帝王慢慢放鬆下來。
一炷香的時間後,元成帝似是終於看到了在旁站立的清王爺,指了旁邊的椅子,語氣不善地道:“你先休息下吧。”
而後,元成帝話鋒一轉,又道:“那個誰,三孫子是吧。到時候讓他進宮來給我瞧瞧。看他到底怎麼樣。”
卿則頷首道;“好。”
董皇后扶了元成帝的手臂,笑眯眯說道:“陛下果然英明神武,處理這樣的事情依然英武果決。”
“是是。”元成帝連聲道:“原來你現在才曉得我英武果決。”
相視一眼,帝后二人齊齊笑了。
*
卿則回到殿宇中時,君蘭正在院子裡沏茶。
冷冷秋風中,她眉眼舒展,凝神細看著手中的茶具。
“怎麼了?怎地這個時候有興致來親自斟茶了?”卿則走到她的身邊,從後攬住了她細細的腰,“平日裡就罷了。前些天你著實累壞了,如今天氣又冷。有甚事情不妨讓手下人去做,何苦為難自己。”
其實依著卿則的習慣,這個時候應該抱了君蘭直接進屋去。
可是剛才那一連串的沉悶心情過後,他倒是願意和她一起在這樣清涼的風中多待會兒,好讓這縷縷寒意驅散心中的煩悶。
君蘭沒有發現他的諸多變化,依然專注於手中的茶盞器具,輕聲道:“也不是為難。就是心情不太好,所以出來走走。”
“何事心情不好?”
“難道王爺覺得,在這樣的情形下,在這裡住著,會心情很好?”
她這樣的反問讓卿則不由得出神愣了愣。
皇宮,是昨日裡趙嶽領人謀逆之處。在這個地方,死傷無數,整條路上看過去,鮮血遍地。宮人們清理了很久方才把那些汙漬弄乾淨。
想到昨日裡的哀叫聲痛哭聲,卿則把下巴擱在懷中小嬌妻的發頂上,輕聲道;“心情不會好。但是有你在,我的心情就好了不少。”
簡簡單單兩句話。因為是九叔叔所說,就顯得特別甜蜜特別動人。
君蘭臉紅紅的應了一聲,心裡想著九叔叔的諸多的好,把手中茶盞一一斟滿。而後捧起,鄭重地送到了卿則的跟前。
卿則接過茶盞,等她也拿起了自己那一杯,他方才慢條斯理地品著。
“王爺可曾聽說一件事?”君蘭時刻留意著他的茶盞,剛剛喝下去,她就趕忙把水添滿。
“嗯?”卿則凝視著小嬌妻的一舉一動,眸中透著暖意,聲音卻帶著幾分笑意,“你說的是哪一件。”
君蘭沒有發覺他的動作,依然自我地答道:“就是趙寧文的事情。”
趙寧文,乃是三兄弟裡的老大。
老二趙寧武因著助紂為虐而被關緊了監牢。
老三趙寧帆因著揭發趙嶽的所作所為,現在並未進入監牢,而是去了監牢旁邊的小院子裡休養。
現下聽到君蘭提起趙寧文,卿則忍不住就想到了那個住在小院子裡的少年。
皇上已經打算見一見他了。可是最後究竟如何,依然掌握在他的手中。
卿則心中有了七七八八的猜想,最後哂然一笑,抬手撫上君蘭的肩,“說說看,你又知曉了什麼?”
“紀家的姑太太不見了。”君蘭捏著茶盞的手有點點發抖,“紀老夫人剛才來見過我,說是那紀家姑太太嫁到冀州,幾十年來都沒有出過遠門,唯有在京城和冀州兩地間行走。昨兒晚上有人去見她,然後,然後人就不見了。”
發覺她的雙肩在不停顫抖,卿則知道她是在擔憂,也是在害怕,抬手撫上她的細肩,輕聲道:“莫慌。許是不小心走丟了,又或者去友人家了……”
“可是昨晚上見她那人,據說是位文雅的公子,是京城口音。”君蘭說著,想到剛才紀老夫人來見時候的憔悴面容,忍不住道:“會不會是趙大公子?”
紀家和清王爺的關係,眾人已然知曉。
正是因為這個,所以卿則早就安排好了一切,防著惡人,保護好自家人。
可是當時只侷限於京城。
並未分出人馬去保護遠在冀州的親人、友人。
聽了君蘭的話,卿則心裡也隱約覺得這事兒不太對勁。但是,他看不得小丫頭為這些操心勞累。
這些事情,本不是她該承受的。小時她經歷的苦楚太多,現在的她,合該開開心心地過著無憂生活才好。
於是思量半晌,卿則最終道:“你放心,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