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3/4 頁)
喚道:“先前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來拿罪犯。王爺身為都察院左都御史,需得參與捉拿審查要犯,故而出了宮。現下不在宮內。”
聽聞這話,君蘭提著的心放下大半。
他還能去審問要犯,想必是沒甚大礙的。
“不知王爺情形如何?”君蘭問道。
“據說沒有大礙。”即便心裡沉重至極,老嬤嬤依然擠出笑容,說道:“聽聞王爺押著罪犯離開的時候,還能持劍威嚇要犯,想必沒甚事情。”
君蘭勉強地笑了笑,輕聲和嬤嬤道了謝。
嬤嬤福了福身打算離開,走了兩步,又回頭來道:“王妃莫要擔心。王爺是好人,好人有好報,不會有事。”
這話君蘭愛聽。
她忍不住彎了唇角,笑著說道:“是。定然如此。”
*
這天晚些時候,一輛馬車方才姍姍來遲,停在了皇宮內。
車上下來一對夫妻。
滿院狼藉已經被清理得差不多了。可是那濃重的血腥氣只散去了一部分,步入宮中,呼吸間那異樣的味道依然在提醒著每一個人,今日在這裡發生過的慘烈宮變。
夫妻倆也不讓人伺候,相互攙扶著一步步前行,走到了宮殿外,仰首去看殿上的鎏金匾額。
首先發現他們的,是來回打掃清理的宮人。
宮人們見到二人,先是愣了愣,而後反應過來,膝蓋一軟,跪倒在地。
“婢子見過皇上、皇后娘娘。皇上萬歲萬萬歲。皇后娘娘千歲千千歲!”
這欣喜而意外的高呼聲驚動了殿裡商議政事的文武百官。
他們不顧身上沾了血汙,正就今日之事的後續處理和太子殿下在宮內進行商議。
聽聞外面的叩拜聲,文武百官盡皆快步走了出來。見到董皇后攙扶著的那個臉色蒼白卻精神不錯的男人後,他們當即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微臣見過皇上!皇上萬歲!”
元成帝咧了咧蒼白的唇,平靜道:“都起來吧。”
“謝過皇上。”
站起身後,幾位老臣忍不住抬頭去看。望見皇上那憔悴的容顏後,他們激動地痛哭流涕。
“臣等還以為再也見不到聖上了。”為首的兵部老尚書泣不成聲,“還是清王爺告訴了臣等,陛下無恙之事。”
說罷,他再也忍不住,蒼老的面上滿是淚水。
“你看你,朕不是好好的回來了嗎。”元成帝的聲音尚還有些虛弱,“其實,要說‘無恙’,也不確切。”
真正的說法是,他確實是中了些毒。只不過不至於危及生命。
其實,元成帝當初考慮過旁的手段來制住趙嶽。
誰知半途出了個意外。
那意外便是福寧公主給趙嶽的東西。
福寧公主卿雲芬那日準備了些“特殊”的點心,打算給趙嶽用上。
誰知那時候趙嶽剛巧與元成帝一起商議事情。半是趙嶽刻意為之,半是陰差陽錯,東西沒有入了趙嶽的口,反而被元成帝用上了。
當晚,元成帝身子不適。這才有了後來計劃的臨時調整。
雖然元成帝沒有“駕崩”,但是這麼一來,到底傷了身子。就算是和君蘭一同啟程往回走,也是遲了很久方才到達。
原本依著君蘭的意思,她不必早走,一同陪著皇上回宮就好。
不過,帝后二人都堅持著讓她先行回去。
“小九在宮裡。”董皇后握著君蘭的手,殷切叮囑:“也不知道小九怎麼樣了。我這心裡啊,七上八下的難受著。”
於是夫妻倆就讓君蘭先走一步。
說是擔心清王,所以讓清王妃先行回去。
其實君蘭心裡明白,帝后二人是看出了她的思戀和擔憂,曉得她見不到王爺的話,是一刻也放心不下來。因此,給了她先行一步的特權。
在河州別院那個小院子裡的這段日子裡,君蘭和元成帝、董皇后日夜相處,感情極好。
對於他們的好意,君蘭並未拒絕,而是感激地應了下來。然後一路坐車回來。
現下雖然沒有見到九叔叔。可是看到帝后二人平安抵達,她也是欣喜至極,和太子妃、小皇孫一起,衝到了董皇后的跟前,依偎在一起,久久不分開。
隨著元成帝的迴歸,宮裡一改之前的沉悶氣氛,頓時歡騰雀躍起來。
不多久,又有馬車停在了宮內。
宮車內下來一位氣度端莊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