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2/4 頁)
自己知道。大家還靠猜的不成?總不能那些刺客也是剛好猜到陛下會到皇后娘娘宮裡吧?總得有人通風報信才行。”
李永邦‘嗬’的一聲冷笑,攬著皇后,輕輕撥開她的手,露出她的頸項,只見白嫩如藕的脖子上一條青紫色的勒痕,觸目驚心。
皇后自事發後就用手捂住脖子,此刻緩過一口氣來,對華妃道:“華妃問的確實是關鍵所在,只是……”她輕輕一哂,“我若殺人,還需要分場合地點嗎?”
她的喉嚨被勒傷,聲音沙啞了許多,但語氣裡的肅殺猶如秋日的風,席捲闔宮內外。
“按照你的說法,我要殺一個人,還得確定他留宿在哪兒,那這個殺手也太婆媽了,殺就殺吧,何必畏首畏尾,退一萬步說,就當本宮真的要行兇好了,本宮也不至於蠢到把陛下專門引到本宮的地盤上再動手吧,這豈不是變相的昭告全天下,人是本宮殺得?!”她微微側頭,“本宮看上去有那麼蠢?”
“也……也許是苦肉計呢?”程才人收到蔣才人的眼風,出列道:“陛下福星高照,才沒有叫壞人奸計得逞,可要是得手了的話,屆時,唔,那什麼……就可以說自己差一點也死在賊人手裡,九死一生的逃出來,既能博同情,還能撇個一乾二淨。”
146。七月霜
正爭執不休,外頭守門的太監忙打了簾子; 瑞秋扶著太后趾高氣昂的進來。
太后嘴裡碎碎念:“怎麼鬧出那麼大的事情; 皇帝可有大礙?”說著,向李永邦投去關切的眼神。
皇帝淡淡道:“勞煩太后掛心; 朕龍體無礙,倒是皇后,受了重傷; 還驚嚇不小。”
太后的眼神只從皇后頭頂掃過,便道:“事兒是發生在永樂宮的,可見永樂宮的奴才伺候主子不力,全部給哀家拉住去杖斃。”
皇帝蹙眉道:“杖斃?他們一個個都是人證; 朕還沒有審到他們,太后就要拉出去杖斃,到時候怎麼個說法?”
太后氣悶道:“那皇帝便說說,審到哪裡了。”
華妃立即道:“回太后的話; 正審到良妃,行刺者中逮住一個活口,是蘭林殿的韓婕妤; 她一口咬出是良妃命令她做的; 說是良妃準備等謀殺了陛下之後,推四皇子登基帝位。但是良妃一概不認。”
“臣妾又說到昔日‘壬寅宮變’,世宗在曹端妃處險些被害; 曹端妃雖不是主謀; 卻是知情的; 最後曹端妃,王寧嬪以及同謀的宮人一併被世宗處以極刑,那麼永樂宮這裡,對於良妃的所作所為,皇后娘娘到底知情還是不知情?”
“知不知情都是罪過。”太后廣袖一拂,柳眉倒豎,“涉嫌謀逆是罪過,護駕不力是罪過,擅房專寵是罪過。樁樁件件,都是罪過。”
上官露垂頭,並不言語,看起來懦弱又無能的樣子。
瑞秋見狀,立刻上前狠狠扇了韓婕妤一個巴掌道:“賤婢!呆會兒有你的好看!”轉過身去又踹了良妃一腳,“太后在此,還不老實交代。”
良妃哭的不能自已,抬起頭來淚眼朦朧的望著李永邦,眼底有深深地痛楚,哀求道:“陛下,臣妾真的沒有做過,臣妾什麼都不知道。”
“臣妾是罪臣之女,得蒙陛下恩信,家父才得以平反,臣妾感激不盡。但臣妾族中早已無人可以依靠,臣妾豈敢心存非分之想。”說著,一個勁的磕頭,“陛下,陛下,求您相信臣妾,給臣妾一百個膽子,也不敢謀害您很娘娘。何況娘娘於臣妾還有救命之恩。”
李永邦無奈的嘆了口氣,上官露卻直言道:“本宮信她。”
哪裡料到太后冷冷覷上官露一眼,道:“皇后還是先顧好自己吧。”
裴令婉只覺得四面楚歌,頭暈目眩,她自問在宮裡從不與人爭執,吃了虧也從不聲張,在太后跟前伏低做小,在華妃身後亦步亦趨,可今時今日落到這個田地,除了皇后,從上到下,連一個站出來為她說句公道的話人都沒有,最關鍵的是,她的生死於他——裴令婉抬頭望向皇帝,淚眼朦朧中,皇帝的面色十分淡漠,她頓時心灰意冷,她的死,對他根本不重要啊!
假如,假如她的死可以保住皇后的話……皇帝應該會毫不猶豫的捨棄她的吧?!
那個寶座上的男人不要心愛的女人再捲進任何風波里了,不要她再擔驚受怕,不要她再被陷害栽贓……想到這些,她的身軀難以控制的抖動,面上淚水四溢。
既然如此,她的嘴角揚起一抹苦澀的笑,竟有幾分決絕,道:“好,我說。”
“這就對了。”華妃長出一口氣,容色志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