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4/4 頁)
。
添情摸了摸黎卿的發,看著楚豫承嘆了一口氣。
作者有話要說: 添情一直是誤會楚豫承和王道珍的,想想就好笑~~~
婚事延遲
外放宣城的李慶勇回京; 朝堂上的人都在觀望。他們都知道李慶勇為何自請離京。可在這個時間點回京,且皇上聖旨已下,李慶勇的官職連升兩品; 那背後深意耐人尋味。
李府廳宴上高朋滿座; 都是李慶勇昔年舊友,他們的身份各有不同; 入朝為官者有之,自謙‘山野村夫’的亦不少。但他們的名望都不小; 京山書院的院長、翎魚先生早年的學生們等等; 李府的人脈可現一斑。祈王也親自為李慶勇接風洗塵; 給李慶勇做足了面子。
翌日,李慶勇上朝,不少朝臣都往他那邊看去。李慶勇臉上愣是叫人看不出他心裡的想法; 下朝也不多逗留,便歸家了。
李慶勇的回京彷彿一顆石子落入一汪清池中,濺起波瀾。那波瀾卻漸漸暈開,那清池恢復了平靜。
可總有一些有心人; 為李慶勇的歸來感到不安。例如暄王的謀士席衛修。
暄王府書房。
“王爺,祈王最近風頭太盛。當年您對祈王也很是忌憚,現在為何放鬆戒備?”席衛修乃前太子的謀士; 太子死後投奔了他胞弟暄王。
可席衛修的話並未讓暄王有所警醒,反而有些不耐:“楚豫承風頭盛,不過是父皇用來迷惑視線的。父皇若真是有意楚豫承,如何會將他捧得如此之高。”暄王最近的差事被皇上讚賞; 他覺得父皇對他很滿意,心中正得意呢,怎麼聽得進去席衛修的勸諫。
席衛修搖頭,苦口婆心的勸道:“臣原本也是這樣認為。可是皇上如今的行為越發讓人看不透了。祈王如今身在朝中,皇上宣李慶勇回京。李府沉寂了幾年,現在卻恢復了鼎盛,門庭若市。若這事沒有皇上同意,朝中的人如何會親近李家?”
暄王嗤笑一聲,說道:“李家不過是縮頭烏龜,當年他們辭官的辭官,外放的外放。現在回來也不過是礙於父皇的聖旨,他們何來的膽子?再者說,楚豫承在封地吃喝玩樂,不務正業,哪怕他母家有膽子扶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