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頁)
手接過了她手中的毛巾。
燈光微亮; 黎卿眸裡印著添情的側顏。
添情目光溫柔; 嘴角勾著一抹笑,替她把溼發擦乾; 黎卿有些晃神。彷彿沒有中途消失的十一年,他們這些年一直在一起。
黎卿苦笑; 若真如此便好了。方才第一眼見到添情; 添情眉梢冷漠; 她便想打破他冰冷的外衣。
她在宮裡這麼長一段時日,從秀雪、還有同寢的宮女們言語中,能感覺出她們對添情的敬畏。
御前總管位高權重; 可也許就是因為如此,他要將自己的喜怒哀樂掩藏。
可只有她知道,添情的內心是那麼的溫柔,他的清冷拒人於千里之外在黎卿看來不過是孤寂的表現。
黎卿止住添情的手; 感性的說道:“以後有我陪著你。”
添情笑了,揉了揉黎卿的腦袋。
黎卿的發已幹,添情挑起她的長髮; 微微嘆了一口氣。
黎卿好奇添情為何嘆氣,她自己撩起自己的頭髮看一眼,這髮質有些枯黃,難不成添情是嫌棄她頭髮不好看?
若添情知道黎卿在胡思亂想什麼; 非要輕敲她的腦袋不可。
“添情,當年後續究竟如何?貴妃娘娘皇后她們是不是也……死了。”黎卿憂心忡忡的問,先前被和添情相認的喜悅衝昏了頭腦,她這些疑惑都沒有問出。
添情目光幽深,輕描淡寫的說道:“李貴妃仙逝,王太后是眾妃嬪中唯一倖存的。再次經了喪子之痛,王皇后如今吃齋唸佛,整日幽居壽康宮,閉門不出。”暄王在宮中也有人手,麟王舉動異常,他意圖救駕,帶著心腹就衝進了皇宮,卻被早有準備的麟王砍中心肺,斃命當場。
王太后如今腦子不甚清醒,總是時時念叨著先太子、暄王。
黎卿怔怔。當年賢妃的話是真的,暄王死了。賢妃心好惡毒,她留下了王太后一命,是在折磨她。
“我們趕回來的時候,已是第三日……”添情說到這兒,語氣沒有半點起伏,但黎卿看到了他的手不自覺的轉動著手中的玉扳指,他似乎是在壓抑情緒。
黎卿心疼,楚豫承和添情一個失去了母親、一個失去了愛人,那段時日,他們是怎麼過來的。
“先皇當年病重,給了麟王可乘之機。雖未成事,但賢妃藉機殺了幾十個妃嬪,麟王也殺了暄王。皇上自那事後,龍體越發不成,皇上不願讓僅剩的豫承和梁王重蹈覆轍,為皇位爭個你死我活,沒多久便立了太子的詔書。”
“先皇選了楚豫承?”
“嗯。”添情目光晦暗。梁王不可懼,早已經被先皇遣到封地,李家及朝堂上翎魚先生的學生一力保舉楚豫承。皇上除了楚豫承還能選誰?
先皇為君,在朝堂上殺伐果斷,可偏偏就在皇儲上猶豫不決,他給了暄王、麟王暗示,這才是造就了兄弟鬩牆的根本原因。
可笑的是,先皇選擇楚豫承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楚豫承仁厚,沒有為了得到皇位用盡手段。梁王為爭皇位,做了令先皇不滿的事,先皇擔心梁王登基,會不顧兄弟情份,對楚豫承趕盡殺絕。梁王怕是做夢都沒有想到,他失去聖心的原因是因為這個。
麟王逼宮,殺害親弟犯下的是滔天大罪,可先皇竟然只是將賢妃、支援麟王的母家、妻家、為首的官員抄斬了,留下了麟王及他的兩雙兒女的性命。
先皇僅將逼宮的麟王及子嗣貶為庶民,圈牆軟禁。先皇也恨麟王不忠不孝,罔顧倫常,殺死親弟,可他也不願要了麟王的命。
先皇仙逝那日宣召楚豫承,留下了遺言,命楚豫承不動麟王及他的子嗣。
添情就在楚豫承的身後,冷眼看著一代帝王垂死的掙扎。康永帝心裡恐怕也知道這不可能的。他活著一日,楚豫祥便可以多活一日,但他死了,楚豫祥就可以下去陪他了。
先皇不說梁王,因為知道只要梁王不作死,楚豫承不會動他。而麟王的母妃殺了李貴妃、黎卿,楚豫承登基後不會讓他活著。
先皇留下遺言,楚豫承並未吭聲,康永帝沒能等到承諾,渾濁的眼裡落下一滴淚。他已明瞭麟王的結局,其實哪怕繼位的不是楚豫承而是康王,麟王的命運也是一樣的,康王的生母惠妃亦死於賢妃之手。
康永帝這一生不愧於民,為了百姓,他試圖在幾個兒子裡選擇一個最適宜當天下之主的明君,可到頭來換來的卻是如此結局。錯了錯了……
“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康永帝死前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