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形同虛設。
或許也正因為此,他的就藩才能如此順利,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阻撓。
畢竟其他幾位殿下就算對臨川有什麼想法,也只是希望拿走臨川軍的兵權以壯自身羽翼,並沒有興趣接下貧窮凋敝的整個臨川六城。
換句話說,雲烈雖是五位開府殿下中頭一個獲得藩地的,實際卻是接手了一個百廢俱興的爛攤子,夠得他忙。
熱鬧的接風宴過去後,眾人便照舊歸位,繼續各司其職。
翌日雲烈沒有出門,遣人將宋玖元喚到小院商議接下來的事。
經過連日的奔波走訪,他們終於將藩地內真實的人口數量、聚居情況盤點出個大概。
宋玖元前幾日一直跟隨雲烈在外走訪,對這些情況也都清楚,心中自有大致的判斷。
“藩地內本就人丁稀少,還散居各處,這非但于振興農、商極為不利,更嚴重的是還會造成之後的政令釋出不暢。”
雲烈與他手下這些親信都出自臨川軍,謀事更偏於行伍作風。
戎馬之人謀事絕不躁進,也不圖表面光鮮,力求穩紮穩打、直指核心。
在他們的佈局中,並不急於先忙活所謂藩王州府的官署建制;理順民生、造出新城,徹底穩住立足之地,才是他們當前著眼的第一步棋。
雲烈抬手撫著下巴,若有所思地望著桌上的沙盤,“若想在一兩年內就開啟局面,最好的法子是將界內的人儘可能集中到一處。”
只有將散居五城的人口迅速集結到一個地方,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拔地起一座新城。
待新城運轉逐漸成熟,隨著本地人口繁衍及外來人丁湧入,便可再逐步按他們預先的佈局再起下一座城。
“但眼下各級官衙形同虛設,若想靠釋出政令讓民眾遷居,短期內必定見不到多大成效,”宋玖元蹙眉,暗暗嘆了一口氣,“況且,招賢令已出近一月,應者寥寥,有能者多在觀望,咱們於政務上還沒有太多得用的人手。”
雲烈沉吟片刻後,轉頭望了望窗外的天色,對宋玖元吩咐道,“即刻派人快馬加鞭,向桐山傅氏投拜帖,本王明日親自前去拜會傅氏家主。”
桐山傅氏是本地望族之一,在百姓間頗有些聲望。
雲烈打算從五城望族們著手開始遊說,只要有一兩戶本地大宗族同意遷居,其他散居的百姓陸續就會跟來。
這就如古諺所言,“欲引鳳凰來,先種梧桐林”;有了人口,城池很快會拔地而起,接著就會有人應招賢令而來。
****
顯隆四十二年八月廿八,卯時。
晨光微熹,初秋的黎明下軟風輕寒,夜露颯颯。
今日雲烈要親自前往桐山,故而起了個大早。
待他打理好一身行頭後,習慣地轉回臥房,準備向睡夢中的嬌妻“辭個不太正經的行”,卻見羅翠微裹著被子坐在床榻正中。
此刻的羅翠微還迷迷瞪瞪的,整床棉被裹在身上,使她看上去像顆蓬鬆滾圓的大棉糖。
雲烈頓時心尖顫顫,忍不住走過去坐在榻沿,連人帶被將她環住,照著她臉頰輕咬一口。
殘困未消的羅翠微五感俱皆遲緩,遭逢這等滋擾後好半晌,才緩緩扭頭,睡眼惺忪地“瞪”人。
“做什麼咬我?”
慵懶的嬌嗓沙沙跌進雲烈耳中,像有誰抓了把砂糖,不輕不重自他耳廓一路摩挲著,徐徐緩緩鑽進他心裡。
又甜,又撓人。
“沒咬你,你做夢呢,”他垂眸悶笑,大掌輕輕揉著她臉頰上才被咬過的那處,欺負人腦子還不太清醒,“你怎麼起這麼早?”
看來昨夜他還是太過“心慈手軟”,嘖嘖。
羅翠微眨了眨還有些沉重的眼皮,茫茫然不答反問,“你怎麼起這麼早?”
“你是鸚鵡啊?還學舌,”雲烈忍俊不禁,兩手捧著她的臉搓來搓去,“我要去桐山拜會傅氏家主,得早些出門,才好趕在日落前回來。”
如今他可是有嬌妻在家等門的人了,不能輕易在外逗留太久的。
羅翠微的臉被他搓得快變形,終於清醒很多,嬌慵地打著呵欠,隨口問道,“還是宋玖元隨你去麼?”
“他今日要和熊孝義一道在村子裡安排些事,我帶旁人去。”
“哦,那你快走吧。”
羅翠微漫不經心地催促一句,艱難地從被中探出手腳,卻又倏地縮回去,憂愁皺眉,“早上好冷,不想起。”
居然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