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部分(第3/4 頁)
時間久了,心性就難免會變得有些狂野、驕縱,目中無人,皇上一直不肯見他,就是想要先諒他一陣,讓他認清楚自己現在的身份。”
“先生慧眼,恪受教了”李恪的面上露出一絲恍然,若不是現下岑文字提出,他還真想不到父皇竟還有這麼一層意思。
“這第二,”見李恪落子,岑文字也隨手將手中的黑子跟上,再次出聲說道:“皇上也是有意藉著這次機會,來試一試朝中臣子的心性,以及長安各家門閥的態度,看看這皇城中的水,到底有多深,有多渾濁。”
“呃?”李恪心中又是一凜,這都說到第二了,可是卻還是沒有說到他自己心中所想的那個理由,比起父皇,比起像是岑文字這樣的朝中老臣,本王竟還差得這麼遠嗎?
“當然了,”岑文字道:“這裡面也不乏皇上想要藉此考驗太子還有殿下等幾位皇子的意思。皇上並不介意幾位殿下去拉攏李績,皇上在意的是幾位殿下拉攏時的手段是否高明。還有,李績這個人,是否真能禁得起幾位殿下的誘惑。”
“既是如此,那先生為何還要讓本王派人前去?”李恪惑聲說道:“這樣做,豈不是會讓父皇知曉?”
“殿下以為,你要是不去,皇上就不知道了?”岑文字輕搖了搖頭,道:“過了今日就是第四日,皇上要晾李績的目的早已達到,可是他為何卻仍是遲遲不肯召李績入宮?”
“那是因為本王還沒派人去尋李績,”李恪面色急變,道:“父皇他是在,是在等本王過去?”
“在所有人都去過的情況下,若是唯有殿下不去,那不是聰明之舉,這般反常的舉措,只會讓皇上更加猜疑。”岑文字道:“所以,即便是明知前面是個陷阱,微臣還是建議殿下向上踏去。只有這樣,殿下才會更為安全。”
“多謝先生”李恪躬身一禮,對岑文字的眼光與謀略欽佩不已,同時也在暗自慶幸,這麼一個厲害的先生,在站在他李恪這邊。
“若不是聽得先生提此兩點,”李恪屈膝坐下,接聲說道:“恪還一直以為,父皇之所以不見李績,完全是在責怪李績亂收賀禮,沒有一點為官為將的廉潔作風與操守,丟了他老人家的臉面。”
“李績這個人,不可小覷。”提起李績,岑文字面色一整,鄭聲說道:“微臣懷疑他在長安的這番作為,完全是在作秀。或是說,他也早已看透了皇上的心思,明白了皇上的真正用意,所以才這般做秀配合。”
第816章 候君集購馬
第816章候君集購馬
“這個李績真是不識抬舉,”東宮太子寢臥,內侍總管李清尖著嗓子不忿地開聲向李承乾說道:“收了殿下的賀禮,卻還與吳王他們幾個勾勾搭搭,就是牆頭草也沒有他這般做法,貪得無厭,兩面三刀,也難怪皇上會不願見他。”
“閉嘴”見李清張牙舞爪的樣子,照例前來照看太子的武媚不由出聲訓斥了一句:“你一個小小的內侍,卻膽敢在太子殿下面前搬弄是非,妄議朝廷重臣,你安的是什麼心思?若是這些話傳到了皇上的耳朵裡,看誰能保得了你的腦袋?”
武媚的這些話倒不是危言聳聽,李世民對宦官的監管一向嚴厲,最是不能容忍宦官干涉朝事,妄議朝臣,因為這種事情而被收監或是砍頭的內侍已經不在少數,所以,在唐初,尤其是在貞觀年間,宮裡的內侍應該算得上是歷朝歷代太監中最為規矩的一撥典範。
知道宮裡的規矩,也知道皇上對內侍的狠厲之處,所以聽到太子妃的訓斥,李清整個人嚇得就是一哆嗦,再不復剛才自我感覺良好的意氣風發之態,忙著跪在地上,一邊使勁扇著自己的嘴巴,一邊給李承乾還有武媚磕頭,泣聲說道:“小人多嘴小人知罪小人多嘴小人知罪”
“知道你這是在為孤著想,不過也莫要忘了你是什麼身份?李績將軍是朝廷重臣,便是他行事再有不妥,也輪不到你一個小小的內侍來品頭論足。”
“小人知錯了小人知錯了”不說半句求饒的話語,李清只是跪在那裡一個勁我的磕著腦袋,沒幾下,額上就已見了鮮紅。
“行了,”別有深意地看了武媚一眼,李承乾擺手向李清說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念在你是初犯,這次孤就不再深究,罰你半年差俸以作懲戒,且先下去吧”
“謝太子殿下謝太子妃殿下”又連著磕了幾下,李清這才將心放到肚子裡,這種事情本就可大可小,大了有性命之憂,小了自是不了了之,看太子殿下的態度,似並無怪罪這意,這一次,他李清算是賭對了。
從臥房退出,李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