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部分(第2/4 頁)
李世民本就不是笨人,在聽了大司卿蘇炳仁與戶部尚書秋知遜這兩個當朝大員的分析與評論之後。對這件事情看得也是更為清明,柳一條給他帶來的,不僅僅是棉衣、棉被、棉布這幾樣簡單的商品,他帶來的,今天大的機會。
“還有,能夠主動向朝庭提出要以十稅五的商賈,古往今來,怕也就只有他柳一條一個了想起今日堂中柳一條的所言所舉,李世民輕聲又在後面加了一句。
為商之人,多有逃稅避稅之想。每月每載所交賦稅,唯恐會多上一分一毫,能夠像柳一條一般,主動交稅且自願承載收十稅五這般高額稅率的商賈,又豈是常人能夠為之?
“收十稅五?”聽李世民這般說起,長孫皇后不由睜開了眼睛,不解地抬頭看了皇上一眼,輕聲問道:“會不會太高了一些?”
相比於現下十五稅一,十稅一的稅率,收十稅五,著實走過於苛刻了一些。柳先生挺聰明的一個人。怎麼會做出這般讓人難解的決定?
“柳先生他,可是在顧忌些什麼?”不待李世民回答,長孫皇后很快就想到了其中的一些可能性,柳一條從來都不是笨人,自是不會去做什麼虧本的買賣,現在他既然肯捨棄這些鉅額的利潤,必是有所懼。有所求,不然他還有什麼理由會這般去做?
“棉布的定價是十五貫一匹,而它的成本卻還不足千文”。低頭看了長孫皇后一眼,李世民輕聲說道:“這般鉅額的暴利,他柳一條便是有心,卻是也不敢全部吞將下去
“讓出近半的利潤取捨,這個看似愚蠢和退讓的決定,其實卻是他最聰明的一個選擇”。李世民道:“失去了二部分錢財,他卻得到了朝廷的全力支援和安全保障,免去了許多凱覦與麻煩,聯若他所處的位置上,也會這般去做,”
第734章起去嫖吧
接下來的日子,對柳條而得緊張而又平,
有了李世民這位當朝一把手明裡暗裡的支援與推動,“攙氏棉坊。的生意順理成章地便以一個非常的速度在整個大唐境內擴張開來,不到半月的功夫,唐人之中,不知棉仿為何物的,已是不多。
且,除了棉布因其過高的價格屢屢讓人卻步之外,柳府所推出的棉襖與棉被等物,以其實惠的價格。遠優於同等物件的質量及其質感,深受大唐百姓與皇親貴族的喜愛與婆捧。在“柳氏棉坊,新開張的這半個月裡,這些棉製品的銷售速度與數量,簡直可以用驚人來形容。
賺錢多少且不去說,但就說三原柳府現在麾下所僱下人員工的數量。加上柳府原本就有的三百佃農。“柳氏棉坊,現在可以投入生產的下人已增至千餘。彈棉、套被、裁衣、織布,每日每夜都忙得不可開交。
不過,即使這樣,每日裡坊中所產出的貨品也都不足以滿足各地各商號的需求供應,生產仍在繼續,員工的數量仍在不停地增加,“柳氏棉坊,的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充擴大。這對整個柳府來說,無疑地,皆是一些天大的喜事,但是對於現在負責管理柳府大半事宜的管家柳無塵來說,這卻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別的且不去提,但就說一下棉坊之內的生產保密事宜,雖然一直都有人在說什麼人多力量大,人多事不難,但是有一點卻是誰也不能否認與避免的,那就是,人多了,難免地也會有眼雜心雜之說。
畢竟,柳府現在家大業大,生意場土更是招來不少商戶、商會的眼紅。現在白疊子市,銷售情況更是火爆得一榻糊塗,其中的巨大差額利潤,足以讓任何一斤。知道內情的商人心頭顫動,即使在明裡柳府亦有著朝庭的支援。
所以,誰也不能保證,那些隱藏在明裡暗裡的對頭與不良商戶,會不會利用柳府招人招工之際,按插一些眼睛舌頭進來窺探。若是讓這些人窺得了一些府內的生產機密。而後再爭相效仿,那麼其後果就不是柳薦少賺上一兩貫銀錢那麼簡單了。
所以,雖然柳無塵已是儘量地避免讓那些後來的佃農與下人遠離柳府的核心生產庫房,平日裡能夠接觸並使用到那些生產器具的下人。也全都是本府的那些佃農心腹,但是在心裡面,這個大管家卻還是一直都擔心憂心不已,倍受煎熬,唯恐一不當心,就成了柳府的罪人,辜負了他們家少爺的一片期望。
而相比與柳無塵這個大管家既喜且憂這般煎熬的狀態,柳一條這個一家之主這些天過得卻是相當愜意。
除了在開始的時候費了些許心力。直接或是間接地為日後的生意掃除了一些障礙之外,待柳氏棉坊的生意剛剛步入正軌之後,一如既往地。這位一家之主便又一次地做起了甩手掌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