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蔡中朗將的世侄。”
“哦”的一聲劉協聽了之後,看向杜塵。這時杜塵只好上前幾步,行禮道:“草民杜塵杜思朗見過兩位殿下!兩位殿下,這裡風大,還請速速回宮。”
“……好!”劉協深深看了一眼杜塵,登上馬車,未行數里,一路人風塵而來,竟是二將陪同朝中重臣而來尋找二帝,君臣相見,大哭。見王允也是眼眶大紅,杜塵趕緊站後幾步,心中無語。未及杜塵說話,那王允領著諸臣指著杜塵,說道,“此便是蔡中朗將世侄,若非其預算出張讓那廝欲劫持二帝,老夫也當不得此功!此人於宮門事變止刻,便厲請老夫伏在此處……”
諸臣恍然,太尉楊彪驚歎道,“此子大才!伯喈後繼有人矣!”諸人符合,便是二帝也是好奇得看著杜塵。王允心中大喜,撫須大笑,忽然想到一事,拉過楊彪低聲問道,“何進可曾死?”太尉楊彪也不說話,只是微微點了點頭,遂又與眾人言談。王允心中一驚,直直盯著杜塵,喃喃說道,“莫非乃有神助?怪哉!怪哉!”
第四十四章:董卓
是日還宮,見何太后,俱各痛哭。檢點宮中,不見了傳國玉璽。曹操,袁紹除賊有功,俱有封賞,並鮑鴻、馮方等人為八校尉,其中袁紹任中軍校尉,曹操為典軍校尉。其餘眾人,皆有封賞。值得一提的是,何後召杜塵,感其恩情,冊封杜塵為長史,算是恩賜。冊封之後,杜塵回到蔡邕家中,卻聽聞蔡邕招來董卓。聽了以後,杜塵來到蔡邕書房,“叔父,我聽說,您把董卓給招來了。”“的確如此,我看京中守備甚是不足,於是讓仲穎前來,而且仲穎乃我幼年之交,其人甚厚,思朗,有何不可?”杜塵聽了以後,張了張嘴,走了出去,心道:“有何不可,有何不可,不可的地方大啦,董卓這個人,心懷不軌,狼子野心,完了,董卓之亂還是來了。”“思朗,思朗……”蔡邕走到書房門前,大聲喊道,但杜塵如同一具行屍走肉一般,什麼也沒聽到。蔡邕看著杜塵遠去的身影,搖搖頭,回到書房,很是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招來仲穎,思朗知道後,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樣。杜塵來到門前,看著天空,長嘆一聲,“難道真如慢羊羊村長所言,歷史不會因一個人的改變而改變嗎?”
這時,杜塵身後傳來一聲,“不知杜長史因何感嘆?”
杜塵回過頭來,定睛一看,原來是曹操。於是行禮笑道,“原來是曹校尉,有失遠迎,恕罪恕罪!”曹操恭手還禮,“無妨無妨,但不知杜長史口中的慢羊羊村長又是何人?”“曹校尉,此處風大,不如你我找一酒樓,好好暢談!”“好”
杜塵和曹操兩人找了家酒樓坐下,點了些個菜。“杜長史不知有何話要與操商議?”曹操自去取了壇酒,替自己與杜塵倒上。“曹校尉,你喊我杜長史,有顯生分,不如你我稱字如何?”“恭敬不如從命,思朗!”“孟德!”“孟德,不知你對董卓瞭解如何?”“董仲穎?”曹操錯愕道,“在何進處略有耳聞,前討伐黃巾失利,此人納了供奉,倒也不曾被撤,聽聞此人率軍前來,思朗擔心了?”杜塵不好明說,只能隱晦地說道,“孟德有所不知,我叔父蔡中朗將與那董仲穎乃是幼年之交,前幾日,叔父見那京中守備不足,招來與他,卻不知,這乃是引狼入室要小心此人!”“引狼入室?”曹操很是奇怪,“有那麼嚴重嗎?”杜塵看了曹操一眼,心道:“怎麼沒有,想當年你就是沒能把劉備殺掉,才造成三國鼎立的局面!”“不管有沒有那麼嚴重,思朗,你放心好了,如今操等眾率洛陽之兵,如果董卓敢造次,操第一個便拿下了他!”杜塵聽了,頓時有些放心,心道“我就等著你這句話呢。”曹操飲盡杯中之物,長嘆一聲,說道,“外患未滅,先起內禍……”杜塵輕飲一口,吟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曹操聽了之後,亦念一遍,“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唸完以後,曹操很是激動,“好詩,好詩,思朗之才,不亞於蔡大人。”杜塵不好意思的撓撓頭,“讓孟德見笑了,不知,孟德,志向是……”“志向?”曹操笑著說道,“莫要笑話操,操便說與你……某輩當負天下人!”“這怎麼會笑話,沒有志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