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部分(第4/4 頁)
那些因為定難軍功而崛起的大小山頭和各路藩鎮尾大不掉之勢。
但到頭來,卻發現在朝廷中樞的武裝力量中,一隻不是藩鎮卻勝似藩鎮的拍戲,氣候已成,所謂有得就有失。但是作為一位治平天子,他並沒有那種打爛一切。重頭再來的足夠決心。好容易豎立起來的皇權和朝廷威嚴,也經不起一場自內而外的大清洗和換血。
所幸有這種先見之明和覺悟的人中,也包括了這隻力量的創始者和領頭人,在某種充滿對抗和試探xìng的默契下。裡外配合將這股龐大勢力。從朝廷中樞慢慢轉移出去。以優厚待遇散置於邊疆,用蠻人和外族之地,來抵消和滿足他們的對於財富和功名榮耀的進取心。以便在朝中重新構建起某種新的力量均衡。
這場嶺西行臺的這次萬里大徵,已經不知道帶走了多少野心勃勃,或是唯恐天下不亂的潛在因素。
於是這次班師回朝,那人所要直面的,大多數不過是一群被幕後主使者鼓動起來的,利yù燻心的蠢貨,或說是不知道什麼叫來rì方長的新進之輩。
自以為有官場體制和慣例的保護,大不了事發付諸法司,然後有同黨和幕後淵源的廕庇,tongguo亢長的官僚程式,好好運作一番嚴懲輕放的道理,然後慢慢避過,再思慮風頭捲土重來的妥善周全。
卻不想這位大人是從來不按理出牌的主兒,直接玩起了了人身消滅和定點清除,根本不用理會對方的品階和身份,無怪那些自認為牽涉進去的人們,要人人自危呢。
誰叫他們吃相太難看了。
為了填補朝中的空白,兼作提前培養和充實太子的班底,天子大赦天下,將這些早年,因為政爭而不得不遣放外地的崔漪、盧簡金、李涵、暢璀、呂諲、李勉、崔器、楊綰、李揖、賈至、宋若思、劉秩等舊邸和勳貴子弟,提前召還回朝。
但是他們回京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與在位的省臺中人達成默契,乘著兵部尚書兼樞密副使梁宰,宰相顏真卿、李泌、張鎬等重臣,相繼告老或是去位的機會,爭奪剩下的wèizhì。
又引附馬都尉太常卿姜慶初、殿中侍御史陸珽、京兆府司錄參軍事李少良、大理評事韋頌等為黨羽。
迫不及待的掀起一輪又一輪清查和彈劾的浪cháo,將某人留下的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