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2/4 頁)
政四方曰憲,書雪雖然出了被算計的惡氣,弘皙也受誤導認為皇太主有意歸正帝位,下意識的暗中操作起來。
臘月十三是書雪的五十大壽,原在國喪中不宜大操大辦,弘曆提出“尊不避卑”,本該在明年改元后施行的“大赦天下”提前了大半個月,表明為皇太主祈福的心意。
萬壽當天,弘曆率群臣躬上皇太主徽號:安和佑聖功慈睿德明懿皇太主,七司一監、皇主家奴俱有賞賜。
文武大臣由皇帝率領,內外命婦原是皇太后居首,書雪表示“聖母不臣”,遂以皇后富察氏替代。
依照家世出身,除了奉敕旨懿命冊立嫡福晉為皇后,弘曆冊潛邸側福晉高氏為貴妃,全家抬入鑲黃旗滿洲;冊潛邸側福晉輝發那拉氏為嫻妃,潛邸格格富察氏追封哲妃,潛邸格格蘇氏冊為純嬪、潛邸格格黃氏為儀嬪、潛邸格格金氏為貴人、潛邸格格吳氏為貴人、潛邸格格珂里葉特氏為常在、潛邸格格陳氏為常在。
當初雍正萬壽,書雪明白表現出對弘曆妻妾成群的不滿(事實上是對包衣坐大的不滿),但蘇氏他們是明公正道的內命婦,如果不露臉在禮數上說不過去。
富察皇后在為難之下求教元慧長公主,永瑾明白些:“一個是趕兩個是放,弘曆要是隻有嫡福晉,額娘定是欣慰的,納了一個側福晉許能勸你們妻妾和睦,如今都十來人的隊伍了她還能說什麼?該怎麼著就怎麼著,世道如此,額娘本事再大,讓天下的男人一心一意是做不到的。”
“多謝姐姐提點!“富察皇后放心之餘稍有失落:妹妹雖然嫁給皇主幼子做王妃,後院並沒有礙眼的地方,自己貴為國母,倒要端著賢惠管六宮,可見凡事不能兩全。
誠如永瑾所言,書雪沒心思計較弘曆的後宮塞了多少妃嬪:她的視線放在壽宴的末端。
雅爾江阿詢問:“把弘晸叫到前面來。”
“不必了。”書雪淡淡地說,“連胤禛為了坐穩龍椅都要對著兄弟舉起屠刀,弘曆身前只擋著一個不上臺面的弘時,他何曾經歷過聖祖年間的爭鬥?聖祖爺有近百個孫子,現在活著的有幾十人,都是一條根上傳下來的兄弟,誰又對誰服氣?不損名聲的壓住他們是難以做到的。”
雅爾江阿同樣有一代不如一代的挫敗感,無聲的嘆息道:“你說的不差!聖祖爺的兒子磨過頭,世宗皇帝是矯枉過正。”
萬壽節後,弘曆又進生母徽號為崇慶皇太后,發熊霖北戍寧古塔,知情者熊恪加為護法禪師,準其譚拓寺剃度。
與此同時,曾靜、張熙處以大逆罪賜死,布詔收繳《大義覺迷錄》,呂留良反清事件宣告結案。
乾隆元年的正旦朝賀在一片和睦中進行,弘曆不但寬免受雍正打壓的諸叔伯家族,拖欠官銀的七十名官員被赦免,透過大幅度撫慰措施,朝廷內外高度緊張壓抑的政治環境得到大大緩和。
對付雍正這樣以嚴苛著名的皇帝,書雪傾向於抄傢伙奮起,弘曆表示出寬仁治國的意向,皇太主不得不防備簡王府一系因膨脹招災,永瑾姐妹返回旗地後便開始壓縮皇主黨勢力。
從太太算起,完顏氏的命婦都有四品以上封誥,書雪保留了永慶的領侍衛內大臣,撤掉永振的內大臣改授兵部尚書,現為浙江布政使的永保升任安徽巡撫,第三代的關佑關峰關祿等人分散調職,動作不可謂不大。
元宵節後,書雪降敕革去弘昊的宗人府令,命其主管理藩院,弘曆隨後下旨,著靖親王兼管正黃旗滿漢蒙三旗事務,又讓弘昍管理正白旗滿漢蒙三旗事務,加上管理鑲藍旗滿漢蒙三旗事務的弘晏,皇太主的三個親生兒子掌握著九旗勢力。
書雪不得不把話說明白:“我要保全完顏氏與簡親王府。”
弘曆鄭重承諾:“只要兒子在,誰都不能讓奉恩公家與簡王伯的子孫失去富貴。”
書雪苦笑道:“taizu皇帝的親兄弟——簡王系的老祖宗舒爾哈齊、taizong皇帝的兄長——廣略貝勒褚英,和碩貝勒莽古爾泰、世祖的叔叔睿親王多爾袞,再到你的八叔九叔、你的三哥弘時,難道taizu、taizong、世祖、世宗都是沒有天倫人情的冷血皇帝不願意保全親人?不是!在皇權面前他們是無從選擇的!”
弘曆低頭沉吟片刻,堅定地說:“兒子立誓效仿聖祖康熙皇帝!”
書雪倍感無奈:“聖祖皇帝立我為皇主,賜予節制天子的權柄,你覺得是什麼心思?”
弘曆脫口而出:“他擔心汗阿瑪不睦宗親——”
書雪神色複雜的看著弘曆:“聖祖皇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