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2/4 頁)
想去長安,半路上就被趕到的隋軍給結果了。
“如此說來,那楊逆倒是不需多慮了。只不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此番楊逆叛亂,必然會對朝野造成很大震動。當此之時,陛下當返回京城坐鎮,威懾天下。”納言蘇威頂著頭白髮,站出來道。
對於這快八十歲的老頭子來說,說什麼也沒有小命重要,他的家眷等全在東都洛陽,這萬一洛陽有事,那這國未必會破,他的家倒是要先破了。
蘇威一帶頭,一眾大臣們也都是開始附議,紛紛打著皇帝安危的旗號,勸皇帝還朝。
楊廣本來也還是有些擔心怕楊玄感真的不顧一切跑到北平來,那時可就是麻煩了。再被眾大臣一勸,倒是也有些心動。
裴世矩平日裡最會察顏觀色,一看以楊廣的反應,就猜到了點他的心思。忙上前道,“陛下,此次我大軍徵高句麗奪其四城,殲其近二十萬精銳,更兼奪得人口十餘萬,連王爺也俘獲了一位。可以說是取得了大勝利啊。這眼看著就要進入八月,遼東之地,一到八月就是連綿雨季,雨季過後就是長達數月的大雪封山之季,到明年五月之前都是不宜動兵的日子。”
“況且,如今我軍中雖不擔憂糧草問題,可是如今北上糧草槽運皆被楊逆佔據,這糧草終是大問題。依臣之見,大軍不如先行退朝,待明年五月天暖之後,再來徵遼東,到時一舉將高句麗平定。陛下,您看如何?”
裴世矩的一番話真的是說到了楊廣的心裡去了,現在眼看著就要進入雨季,這大半年都不適合用兵,現在退兵倒也合適。雖然遼東城已經差不多就能打下了,但是畢竟遼東城還有個內城,但是如果高句麗人拼死不降,也不知道要拖多久。中原現在不能有糧草補充過來,實在不是個好事。
反正他覺得這次也將高句麗的主力打光了,遼人要想恢復實力,沒有個幾年時間是不可能的。而他現在先回朝,等到明年天氣轉好了,到時國內的事情也都處理好了,到時再畢其功於一役,完全的了了結高句麗的事情,倒也是個很好的策略。
楊廣點點頭,對著下面的一眾大臣道,“諸位愛卿可有不同意見?”
大多文臣此時也都同意裴世矩的意見,就連一些將軍們雖然覺得現在班師有些功虧一匱的感覺,不過這遼東也不是打了一次兩次了,下次再來他們倒也沒什麼意見。反正大家現在一擔心糧草,二擔心洛陽家眷,倒也沒有幾個真的是有心在這打仗的。
皇帝一問,他們自然是全都同意了。
楊廣沉吟了一下,“好,那朕現在下令,全軍凱旋班師還朝,待明年五月天氣合適了,再來徵高句麗。通知所有將士,為了不讓高句麗人趁機襲擾我們退兵,讓所有將士們準備,今日晚上三更時退兵。三軍不可有聲響,丟棄所有輜重糧草,每人帶上十日糧草,營帳等物皆原封不動以迷惑遼人。以宇文述和楊義臣為前軍,命你二人率五萬騎兵輕騎前進,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北平郡駐守。”
楊廣等人先前還說的好像是大勝後退兵,但是這番命令一出來,卻還是暴露了隋軍要跑路的意思。為了怕高句麗人在後面襲擊,連大營都不要了,就為了能騙高句麗人一天半天的。
陳克復心裡很不是滋味,雖然他覺得現在這個季節確實也到了退兵的時候了,但是你好歹再等個幾天,把遼東城打下來之後再走啊。到時佔據遼東城,還可以和新城、南蘇等五城相連,有了這片地方,到時明年隋軍再來,那打高句麗還不簡單。可是現在按楊廣的命令,卻等於是要將新城等四城都棄守。
這明年再來,可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到時高句麗人肯定已經對這國門重新派部隊增守了。這遼東第一堅城,他們是不可能會放棄的。想想這次徵高句麗,圍攻遼東城這麼久,死了這麼多人,現在卻又將這樣輕易丟掉。陳克復真的是心裡十分的不舒服,隋朝再強盛,也不是這樣敗家的啊。
陳克復起身出列問道,“陛下,那新城、南蘇四城怎麼辦?如今遼東城只要再攻一次,一戰可下,現在棄守,那太可惜了。陛下,何不再晚幾天班師,等將遼東拿下,到時我們有了遼東城,新城也就不用棄守,完全可以留人防守,到時明年再來,再取高句麗就將不費吹灰之力也。”
第71章 猶豫不決
夜色之中月亮終於爬上了半空,照耀的整個遼東城都清晰可見。
半個多時辰前,整個遼東城上下都還處於你死我活的激烈爭奪之中,吶喊撕殺之聲不絕於耳。可是才半個時辰不到,這裡就已經如同鬼域一般的安靜。就連那些受傷的守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