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1/4 頁)
刊印的,也只有論語、老子、孟子三部。
“只有百冊嗎?”長安書局之中,呂布翻看著手中印好的論語,有些粗糙,至少相比於後世的書,無論質量還是版面之上,都沒有太多可比性。
“主公,已經不少了。”負責管理書局的是西涼名士孔信,傳聞祖上也是聖人之後,至於是不是真的無法考究,反正作為聖人之後的孔融並不承認孔信這一支,頗有才華,但用陳宮的話來說卻是空談之輩,若真讓他治理地方,只會一團糟,但又不好不用,被呂布派來管理長安書局。
此刻聽得呂布抱怨,頓時苦笑道。
長安書局開始正式印刷的第一天,就印出來百冊論語,在孔信看來,若在以往,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自古以來,這書籍傳承,就是靠著手抄,一天能翻抄出一部論語已經很了不得了,現在一下子弄出這麼多來,如果讓一些老學究知道呂布的抱怨,不知道會不會直接擼袖子跟呂布拼命。
“嗯。”呂布點點頭,畢竟時代不同,人工拓印,而且是第一次,能弄出這麼多來已經很不容易了。
“讓工部注意一下紙張的質量,這紙太過脆弱了一些,不易儲存。另外,字跡一定要清晰,不求有多高深的意境,但一定要讓人認得。”呂布翻看著樣本道,他要推廣普及教育,開啟民智,這些東西就不能太複雜,大師的書法的確意境深遠,但你要一個剛剛識字或者根本還沒識字的人去體會其中的意境根本是件很扯淡的事情,也加大了推廣的難度。
“冠軍侯今日創此書局,更有志於推廣學問,可謂功德無量,老朽佩服。”兩人正說話間,自書局內,一名樣貌醜陋的老者緩緩走出來,向呂布鄭重的一躬身。
孔信見到來人,慌忙行禮道:“見過康成先生。”
便是呂布,見到此人也是微微躬身:“不想先生會在這裡,近日病情可有好轉?”
“好得很,哈哈,冠軍侯今日所為,雖為天下世家不容,卻是利在千秋之事,別人的禮,老朽受的,冠軍侯之禮,老朽卻受之不起。”老者微微側身,讓過呂布一禮,搖頭道。
老者名為鄭玄,表字康成,乃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家,同時在呂布看來,也是大教育家,名氣上,甚至比蔡邕都要高上幾分,東漢末年,文有三君,其中鄭玄與蔡邕便位列三君,本是北海人,官渡之戰,被袁紹命袁譚強行帶到冀州,以狀聲勢,鬱郁之下,一病不起,後來呂布兵出太行山,推廣均田制時,偶然遇上窮困潦倒,臥病不起的鄭玄,幸得有華佗在身邊,加上呂布耗費重金以成就點兌換了一顆丹藥,才算將此老性命給保住。
不是什麼謀士,但卻絕對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呂布可是廢了好大的力氣,才說服此老加入長安書院,擔任院長一職。
不過鄭玄曾與呂布約法三章,他教弟子,不問貧賤富貴,願學者,皆可入學,富家不說,若是窮人家弟子,呂布需為這些弟子提供教學費用。
對此,呂布自然不會不答應,他辦學,本就是要將知識的壟斷權從世家手中奪來,就算鄭玄不提此事,呂布也會這樣做。
“先生受得。”呂布搖搖頭,沒跟老人家執拗,微笑道:“康成先生來的正好,正有一事要與先生商議。”
“請講。”鄭玄肅然道。
“這論語、孔孟之學,的確博大精深,但於稚子而言,未免太晦澀了一些,我擬在各鄉、縣開辦私塾,但這蒙學之書,翻閱諸子百家,卻也未能找到一部,不知康成先生可否創出一書,適於幼童啟蒙?”呂布看向鄭玄道:“我想了幾句,但若想著書,卻差了太多。”
“哦?”鄭玄目光一亮,看向呂布道:“出塞一詩,氣勢雄渾,當代若論氣勢,無出其右者,老夫也想見見冠軍侯才學。”
呂布笑了笑,三字經他沒學過,只記得開頭幾句,向鄭玄說了一遍。
“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確適合孩童稚子做學。”鄭玄聽罷,撫須笑道。
“只得幾句,剩下的,還需先生來完善。”呂布笑道,那學術的眼光來看,三字經自然不算什麼高深學問,不過作為啟蒙書籍,卻是不差。
“冠軍侯放心,此事不難。”
第九十九章撬動世家根基的武器
建安七年,天下在經過一番動盪之後,年關將過的時候,除了南方荊州一帶戰事頻發之外,中原之地,隨著呂布和曹操之間的默契達成,重歸了平靜。
對天下來說,這是風雲變幻的一年,官渡之戰出人意料的結果,呂布的異軍突起,對於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