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1/4 頁)
在他統治地三十個年頭裡。胡維庸案、空印案、藍玉案三大案殺戮官員近十萬人。朱元璋用鐵和血的洗禮沖刷著他的帝國,希望這些空前恐怖的手段可以杜絕一切膽敢窺看朱氏皇朝,或者敢於拆朝廷牆角地行為。
就是這樣一位歷史上殺自己人殺得最多的皇帝,卻是一個愛民如子之人。自幼起於貧苦農家的朱元璋,懂得農民四時耕作之苦,對於官員貪墨酷吏擾民決不手軟,就是來自於這種與農民百姓同根而生的命運。
朱元璋從根子裡愛惜民力。賦稅定得比以往任何一個朝代都要低,當某一年國家農業稅收達到將近三千萬石(兩)地時候,朱元璋感到十分滿足,把這個定為永例,讓千秋萬代照此執行。
另外他還創造性地發明了軍屯這樣不費天下一粟而養兵百萬的國防制度,在他的理想中,半農半軍的衛所制度可以日那個國家一勞永逸地解決養兵的問題。
這就是朱元璋,一個充滿政治抱負的皇帝,在他的腦海裡,永遠只為一件事而思索。就是如何建立一套完美無缺的制度讓他的朱明皇朝千秋萬代一統江湖。
只是他又只能是一個充滿政治抱負的農民,只會看到眼前一目三分地地利益,竟然不會想到人口會增長。衛所士兵會增長,反過來人的貪慾同樣會增長。反過來。朱家王爺們的土地不會納稅,大戶豪門想方設法瞞稅,國家還要打仗。還會發生災害,到最後三千萬石(兩)地稅租會毫不留情地落在那些讓他一直為之奮鬥的農民身上。
到了最後這個帝國創造出地可憐的財富再也無法支撐著國家走下去了,知道被來自內部及外部雙重的壓力擠碎。16K小說網;手機站wap;z…z…z…c…n.c…o…m更新最快。可是這一切朱元璋都不可能看到,因為人總會死地。
當宮中的小太監急匆匆跑到朱植府上之時,朱植正從宿醉中醒來,前一天入宮探視回來之後,朱植便把自己關在了後院的沖霄閣之上。對於他的所為後世有許多爭論,一種說法是朱植因為不許在宮中侍奉十分鬱悶,回家之後喝酒喝到天明;另一種說法是朱植實乃不孝之人,回府之後又與新收入府中的歌女徹夜尋歡,最後一孝一悖兩種說法沒有定論。
朱植心中一驚,終於到日子了。命人去通知老婆孩子,他邊整理衣服邊想,閏八月,不早也不晚,雖然作為一個改變了時空的人來到這段歷史之中,但自己的翅膀扇動得過於輕微了,並沒有讓某些特殊的歷史事件發生改變,只是自己卻改變了,不在遼東而蝸居京城,前途未卜。那邊小陳子稟報夫人和世子他們準備好了,朱植輕輕嘆了口氣。
遼王車駕步入午門,朱植立刻感到宮城的氣氛異常緊張,以前他負責過宮城的保衛工作,就算藍玉謀反的時候,皇宮中也不會出現這麼多人馬,現在一看宮城內外的侍衛護衛陡然增加了一倍。邁入西宮院門,宮女太監緊張地出出進進行色肅穆。
內堂門之外的院子裡站著一眾皇帝近臣,朱植一眼掃過去,只見楊靖、練子寧、茹、方孝儒、黃子澄等恭敬地按照品級排列而站。朱植走過之時與黃子澄眼神交錯,隨即飄開,那雙小眼睛中精光閃爍,是啊帝王師的身份即將實現了。一想到這位黃大人即將達到的顯赫位置,朱植心中就一聲嘆息,志大才疏,不切實際,是對他最好的評價。可以預見,當朱元璋駕崩,朱允即位之後,自己的日子只會更加難過。
再向前走,堂前臺階上幾名未成年還沒有就藩的王爺,韓王朱松、沈王朱模、安王朱楹等跪在那裡,他們大多還是十歲左右的小孩子,哪裡見過這種陣仗,每個人都抽噎著流著眼淚,其中尤其以朱模哭得最厲害。
此時,朱植已經是在京年齡最大的親王,按照太監的安排跪在眾王之首。剛跪下又有兩名太醫匆匆忙忙地進了堂。旁邊朱松不知道是跪累了還是真的想到父皇,也跟著哇哇地哭了起來。
對於朱植來說,朱元璋的死既是機會又是一道坎,老朱允諾的一年察看。如今已經差不多到日子了,如果他在遺詔中放朱植走則龍歸大海;但反過來假如老朱把這茬忘了,會不會讓小侄子和他地那些蹩腳參謀趁機將自己留在京城?想到這,朱植被幾個弟弟哭得心煩意亂。側過身對他們低聲喝道:“父皇還在,你們嚎什麼?!別影響了父皇休息。”幾個小王爺被這個哥哥一喝,嚇得頓時收了聲音。幾名守在外面的小太監被這一喝,嚇得一哆嗦。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朱植。
與此同時,裡面走出一名太監宣道:“聖上有旨,著遼王覲見。”朱植道了聲領命,連忙起身跟隨而入。進到屋裡,只見數位老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