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看見焦子龍逐漸明白了,朱植一拍大腿道:“那些小氣的佛郎機人,送本王一個小小的火銃,又能怎地。瞧他們那個得意,還用這玩意跟本王比射鳥。本王可不含糊,一箭射了個對穿。可是他這玩意打得遠,威力又大,據說一頭牛都能打死,本王很是喜歡。所以請逢雲幫著造一支,下次佛郎機人再進貢的時候,本王也可以用它找回點顏面。你看,能做出來嗎?”
焦子龍一聽自己家王爺被佛郎機人恥笑,那還得了,趕緊道:“說實話,這個東西有點複雜,但只要知道這個扳機的道理,還有這個火石打火,相信子龍還是能造出來的,只是,只是可能得耗上一些時候。”
朱植道:“這個好辦,趕明,本王找你們指揮使要人去,把你專門借到王府製造這個鳥銃,所有需要材料,助手還有銀兩全部由本王支出。逢雲你看如何?”這個偉大的技術革命,可得小心翼翼地看護在自己的羽翼範圍之內,以後自己吃稠的還是喝稀的就靠它了。
焦子龍道:“如此最好,畢竟在營裡還有許多羅嗦凡事。如果能來王府專心製造,我看給三個月時間,一定能造出來。”
朱植算一算時間,現在是十月,三個月,就到明年開春了,剛好自己要就藩,到時候連他一同裹脅到遼東去,一個小小的百戶,估計誰也想不到具有多大的價值。以後到了遼東,再把黑火藥的正確配方跟他一說,嘿嘿,自己的火器部隊將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了!想著這美好的前景,朱植口水都快流出來。
說幹就幹,第二天,朱植跑到神機營,找到指揮使張均,向他借焦子龍給他造一支打鳥的火銃。張均見到王爺來找自己,這樣的人物自己削尖了腦袋還巴結不上,哪裡敢不識抬舉啊,連忙批了焦子龍,還借了五個製造局造銃的工匠給他。焦子龍也從京城中自己比較要好的鐵鋪裡找來兩個鐵匠,加入了“燧發槍”研究小組。
朱植在自家後園圈了兩間房子給焦子龍他們做車間,還拿出一千兩銀子做研究經費,並派出五個王府侍衛專門保護“研究所”。就這樣,一個偉大的兵器革命開始了閉門造車。
***************************
小爆發一次,再更一節,日後更新時間固定在中午11點左右。讀者們請不要吝惜手中的票票,砸死騎兵算完。
第六章 漸入佳境(3)
朱植給焦子龍們提出了火銃的具體資料引數,重量不許超過十六斤(明斤,約合今天12斤),長不得超過六尺(約合今天1米5),射程200步之內可貫甲冑,200步大約等於150米。面對如此苛刻的技術要求,焦子龍也連連叫苦,不過誰讓自己喝完酒之後就大包大攬呢,現在王爺給了自己這麼好的“科研”條件,只好答應下來,不過對於研製時間也希望能夠放寬些。朱植慷慨地放寬到半年,如果半年能研究出來,朱植都想給他封個侯爺噹噹。
自從“燧研所”燧發槍研究所搬進了王府,王府白天就一刻不能消停,後院裡天天“叮叮噹噹”敲打不停。郭秀可有點受不了,跑來跟朱植埋怨,兒子白天的休息經常受到打擾。
朱植是有苦說不出,天子腳下,想找個清淨的地方研究火槍,哪裡那麼容易,而且這個技術革命還需要保密,除了自己王府裡,一時也想不出什麼好地方。他想起日後自己那四哥積聚力量起事之時,也是在自己家後院裡打造兵器。可四哥家房子大啊,佔著前元的皇宮,但就那麼大的地方,他為了掩人耳目,還是在皇宮裡生掏出一個地下兵工廠,找了一幫匠師沒日沒夜地開工。
即使轉移到地下聲音還是太大,也不知道是誰居然出個餿主意,養了一群鵝才總算把聲音捂了下去,堂堂燕王府養鵝,也虧他想得出來。不過朱植也佩服老四的急智,養一群鵝既掩蓋了聲音又掩蓋了自己謀反之心。
不過朱植的家可沒他那麼大,也不想搞一群鵝汙染環境,最後沒辦法,朱植只得叫郭秀抱著兒子回孃家呆兩天。看來一定要想個辦法怎麼把這事解決掉。
聲音事小,給朱元璋知道了事大,朱植和楊榮一合計,既然做了乾脆跟皇上明說,心中沒鬼才不會被老朱猜疑。朱植立刻上了一表,言日前逛了一趟神機營,覺得火器大有可為,遼東自古乃鹽鐵產地,正好發展火器,不過現在的火器使用起來太麻煩,自己正和幾個工匠想辦法看能不能提高火銃的效率,請父皇支持者云云。
朱元璋被自己兒子這個奏本弄得哭笑不得,給朱植批了一個不務正業,有時間你多學著處理遼東的政事不好。不過老朱再能想也想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