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1/4 頁)
大之幸啊。Www;zzzcn.c…o…m更新最快。”說著竟然嗚嗚哭了起來。
朱允連忙從御座上起來,三步兩步走到趴在地上的谷王身邊,親自將他扶起來:“皇叔,這是怎麼啦,趕快起來。”谷王朱,二十八年就藩宣府,乃北平西路重鎮,拱衛北平、山西兩路的要衝。此番他回來,毫無疑問宣府危險了。
果然朱向在座諸人講述了宣府兵敗經過。七月初十,燕王率八千步騎掩襲北平通往宣府的要隘居庸關,只兩日,關隘守將餘慎便棄關而逃。燕王破關後馬不停蹄直撲懷來,宋忠或言燕王盡屠將士家屬。
可是燕王軍至懷來城下,宋忠地謊言不攻自破,結果懷來城內燕王舊部紛紛開啟城門歸降。宋忠只得硬著頭皮率軍迎戰,士氣低落的宋軍哪裡是對手,燕王鼓譟而進,一陣擊破宋忠中軍,懷來應聲而下,宋忠在茅廁中被俘,燕王當即梟其首祭旗。
此戰不但擊破北平西路最強大一支朝廷軍隊,燕王還招納舊部降卒近萬人,俘戰馬八千匹,軍械盔甲無算。
打破懷來後,永寧、雲中、龍門等地守軍望風而降。宣府一下子成為了燕軍兵鋒所向,朱道:“宣府三衛不過萬人,如何能抵擋叛軍數萬之眾,臣只能飛馬進京,盼留下一命得見皇上一面,當,當死而無憾矣。”說著竟然又嗚嗚哭了起來。
齊泰看著這個肥胖的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王爺,心中哀嘆不已,宣府多重要的位置,宣府各衛轄精兵三萬,如果朱能與宋忠聯合起來守住居庸關,對於北平是多大的威脅。可惜這個王爺只會狂奔千里回京哭訴,卻把大好的戰略位置以及手下兵馬拱手讓給了燕王。
朱允內心何嘗不是鬱悶非凡,但面子上不能露出來,只是好言安慰了半天,才打發他下去好好休息。
看著朱蹣跚的背影,朱允的胸中說不出的煩燥。為什麼朱棣地叛亂會讓自己大亂陣腳?難道這個叔叔給自己帶來無法磨滅的壓力?
朱允道:“沒想到北平事糜爛至此,在座諸君有何解困之法?”
齊泰身為兵部尚書,平定叛亂責無旁貸,他道:“陛下,北平者非重兵不能平也,臣擬就了一個三路圍困,大軍壓境的計劃。燕王雖起事但未成氣候,手下不過幾萬烏合之眾。現在最重要地是穩定寧王、遼王兩地,陛下宜速派上差宣慰二王,使其不會附逆。然後調動兩地精兵從東、北兩路圍困北平。南路選上將一名,統帥三十萬大軍北進討伐燕王朱允聽著齊泰的建議,心中稍定,道:“齊愛卿所言甚是,十五叔與燕王勢成水火,估計此刻正在調兵遣將,他是可以信賴地;至於十八叔。朕心裡沒底,由誰去一趟比較合適呢?
楊靖道:“遼東地欽差可讓黃魁去,黃大人與遼王關係不錯;至於大寧的欽差恐怕需要一個大膽多智之人,未若解縉解大人如何?”
朱允點點頭道:“楊卿所推二人都是不錯地人選。方大人即刻擬旨吧,宣慰兩位王爺,協調包圍北平之事。”
黃子澄突然道:“遼東軍事盡由楊文統帥,遼王又該放何位置?天無二日。兩人同在遼東必定互相掣肘,不如趁此機會將遼王調回應天。”
楊靖皺了皺眉道:“黃大人所言不妥,按照前次遼東軍報,此時楊都督應該正率著幾萬人馬北征北山之地,不在遼陽。從北山返遼陽,最快也得三個月。請問,這三個月裡誰來指揮遼東軍?毫無疑問,遼東目前只有遼王有這個資格。將他調回京城,遼東群將無首,出了問題誰來擔待?”
齊泰也道:“楊大人所言極是。遼東軍盡由遼王一手訓練而出,遼王智勇雙全,只有用他才能給燕王最大的威脅。而且即使黃大人不信任遼王。但遼王殿下與燕王之間地矛盾黃大人不會不知吧。”
練子寧道:“黃大人,北平遭逢鉅變。此時此刻朝廷更應精誠團結,共謀大局,你卻還對遼王念念不忘。似乎不大合適吧。”
幾位重臣的話說得朱允頻頻點頭,父親佈置遼王到遼東,不就是為了防著燕王這一手嗎?現在事情發作了,卻要把這顆釘子調回來,黃子澄出的什麼餿主意?朱允點點頭道:“黃愛卿,此議作罷,在楊都督回遼陽之前,遼東戰事還是由十五叔主持吧。下面議一議朝廷大軍的帥位該由誰擔任吧。”
練子寧沉吟一下道:“陛下,臣舉薦魏國公徐輝祖,魏公將門虎子,統兵練兵頗有乃夫風範,本朝周亞夫也。由他率軍出征,破燕唾手可得。”楊靖搖搖頭,人選是好人選,可是卻不可能為帥,這個練子寧才幹有,但還是嫩了點。
一聽是徐輝祖,朱允頻頻點頭,在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