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整套的,要拿舊心理運用新制度,決計不可能,由此便要求全人格之覺醒……自人權平等之說興,奴隸之名,非血氣所忍受……近代歐洲之所以優越他族者,科學之興,其功不在人權說下,若舟車之有兩輪焉……國人慾脫矇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民主並重……”
宋耀如朗誦完畢,很是得意地對幾個孩子說道:“如何?看我將你們喬森叔叔的這篇《科學與民主》大白話文章一加潤色,是不是文雅了許多。”
確實,肖志華雖然有先進的理論和新穎的觀點,但他的文筆不能和這時候的文人相比,更別提下筆千言,文思泉湧的諸如梁啟超、章太炎等大師了。所以,他有時都不太好意思將拙作拿出來,簡直是太白了。
“嘻嘻,大白話不就是喬森叔叔的特點嗎?”慶齡捂嘴笑道:“只要觀點鮮明,白話倒更顯得喬森叔叔的純摯之心。他不是說,用白話文,採用新式標點符號,這對革命思想的傳播,以及國民教育的推廣,都有積極的作用嗎?”
第一卷 築基 第二十三章 有待觀察
更新時間:2010…9…5 21:33:58 本章字數:2233
“我看他那是自嘲和狡辯之語。”宋耀如笑道:“不過他絕對是個天才,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竟然能學通法學和經濟學,還能獲得生物化學博士,這就絕不光是憑勤奮就能獲得的的。而且他的奇思妙想,初時尚理解不透,但明白後才覺得是高屋建瓴,目光深遠,讓人恍然大悟之下眼界頓開。”
“這是上帝的安排,喬森叔叔不是凡人。”宋子文很虔誠地說道:“父親,我要進聖約翰書院,拜他為師。”
“子文,你以後想當醫生?”宋耀如心裡挺欣慰,自己一直為沒能圓醫生夢而耿耿於懷,能子承父志,也非常不錯啊!
“不,我要學法學,長大當一個政治家或外交家。”宋子文有些心虛地說道,因為他是知道父親的心思的。
“可是——”宋耀如稍有些失望,但卻沒有責備,而是沉吟著說道:“我認為喬森在醫學上才是最出色的,他可是拿到了博士頭銜的。法學和經濟學只是結業而已,想來並未深入學習。”
“現在看可能如此,那是他還沒來及施展。”慶齡倒是對子文的選擇非常支援,她生性文靜、溫柔,但性格卻是堅韌、執著、謙遜、外柔內剛,且善於思考,“人的精力有限,總有兼顧不到的地方,他既有經世救國的大志,自然不會始終沉浸於醫學方面。他現在需要的是名望,享譽世界的名望,一旦這個目的達到,他就會轉向另外更有價值的方面。”
宋耀如很吃驚,沒想到這個二女兒平常見到肖志華都是不怎麼言語,文靜異常,卻是觀察得這麼細,思考得如此深。
“我也是這麼想的。”宋子文附和道:“既然是天才,想必有很多&;shy;——很多父親剛才所說的奇思妙想,只有跟著他,與他時時交流,才能得到與眾不同的東西。我一個同學的哥哥是喬森叔叔的實驗室助手,據他所說,喬森叔叔每晚只睡四個多小時,剩下的時間不是做實驗就是看書寫字,所看的書包羅永珍,有醫學、政治、軍事等書籍。而且看書奇快,邊看邊做標記和註釋,這讓他們都深感震驚,將其視為神人。”
宋耀如仔細想了一下,反正孩子還小,聖約翰書院如果真能建成大學,那個時候再決定也不遲,趁這個時間,還能好好觀察肖志華一番。
“這是向封建主義及其意識形態發動的進攻,也是為新思潮的傳播開闢道路。”肖志華從顯微鏡前收回目光,坐在椅子上,一邊揉著痠痛的眼睛,一邊想道。
孔子思想中固然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帶有遠見智慧,存在著積極向上的因素,存在著具有歷史生命力的東西,但肖志華認為其“錮智慧,壞心術,滋遊手”,終究成了“侈陣禮樂,廣說性理”卻“徒多偽道,何裨民生”的假仁假義卻必須得到有力的批判。而且即使出現一些比較絕對的、激烈的言論也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說,矯枉過正是難以避免的。孔子及其儒教幫助統治者“洗腦”的事實必須得到揭露,復古、唯上、獨斷、人治、專制這五毒必須去除。
“希望我能讓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孔子的傳統思想已經不適合今天這個社會了;還要讓革命者知道,革命成敗的關鍵在於國民腦中的思想,如果民主共和的思想不普及,革命即使在表面上獲得成功也必然要反覆。”肖志華皺著眉頭思索著,“可惜,就算真能讓一些人覺醒,但中國國民的受教育程度決定了它終究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