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1/4 頁)
、二副沙訓齡、教官佘振興等人又進行了廣泛聯絡,一些艦的管帶、幫帶得知後也予以預設。在此情形下,薩鎮冰自覺大勢已去,他既不願為清廷殉葬,也不願公然易幟加入革命軍,乃以有病需醫為由離開艦隊,搭乘英商太古公司輪船赴滬。隨後,“海容”、“海琛”、“海籌”等艦拔錨起航,到達九江。各艦都降下了清朝龍旗,懸掛起白旗,表示歸順革命。
“海軍是個吞金獸,他們做人也勢利得很,總司令是復興會的大金主,他們自然要來投靠你了。”蔡鍔一語雙關地說道:“不過,這確實是件大喜事,戰事馬上就要開始,而他們初來乍到,自然要賣力幹活,以博得總司令的青睞。”
嗯,說的很有道理。從歷史上看,我也知道海軍若論革命性和忠誠度,比陸軍差得很遠,但現在還是必須做出一副坦誠相待,倍加信任的姿態,以後再慢慢加以消化清除。
肖志華捏著下巴想了一會兒,伸手拿過密電,對蔡鍔鄭重地說道:“松坡兄,我想將海軍的作用得以最好的發揮,不敢說扭轉戰場形勢吧,怎麼也要給予北洋軍一次很沉重的打擊。”
蔡鍔眨了眨眼睛,然後輕輕點了點頭,說道:“待我和參謀們仔細研究一下,儘量制定出讓總司令滿意的軍事計劃。”
第二卷 大潮 第四十章 嚴守中立
更新時間:2010…9…5 21:36:59 本章字數:2116
“……整個革命運動的重要基礎是美國式的,無論是財政支援、革命理想、政治體制還是革命精神,都來自美國;美國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革命運動代表了中國人民的堅定的決心,人們決心為共和主義而奮鬥。雖然能否成功還值得懷疑,但什麼都無法阻擋人們的努力……而且,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復興會崛起的勢頭難以阻擋,包括江浙財團、南洋華人世家、本國的一些財閥都在支援它,或者說在支援肖志華。”——摘自《美國公使嘉樂恆發給美國政府的電文》
“滿清之前途,實屬黑暗,本國人民,多不信服……我國遇英人性命財產危險之時,應用全力保護,然無論如何辦法,總不能稍使越此範圍之外……此次革命軍舉動,秩序井然,並於外人利益非常尊重,與從前此等亂事,大不相侔……復興會首腦肖志華昨日派人拜會了駐漢口各國領事,希望各國政府能夠承認革命軍為交戰團體,並透露即將成立一個臨時政府,統一協調南方諸省的革命行動,儘快恢復社會秩序。同日,復興會之肖志華宴請了各國商團代表,歡迎各國商團在遵守臨時政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在革命軍實際控制的粵、桂、滇省進行投資,並分發了廣東軍政府的發展綱要和工商政策,美國商人表現活躍,對即將興建的柳州鋼鐵廠、即將擴建的海南橡膠園頗感興趣……”——摘自《英國公使朱爾典給外交大臣葛雷的電文》
“帝國政府自中國騷亂開始以來,即堅持這樣的原則:這是中國內部的事,必須首先讓中國人自己建立秩序。但是,如果發生象是不可避免干涉的情況時,按照帝國政府的意見,這一干涉只能由與中國有利害關係的一般列強經過協商後共同實行。在任何情況下我們希望避免個別國家單獨行動,藉此獲得特殊利益。”——摘自《德國外交大臣齊謀門的報告》
“在目前情況中,為我國利益起見,對中國問題,應儘可能與東京內閣交換意見以便不錯過加強我國在中國地位的適宜時機……建議我國暫時採取中立而靜觀形勢發展的態度,希望混亂和無政府狀態在中國蔓延,從而阻止中國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能積極採取步驟強化對蒙古、滿洲和新疆的控制。”——摘自《俄國代理外交大臣向沙皇上奏書》
“不僅在滿洲,一方面要維持現狀防止侵害,一方面掌握時機力謀增進日本的利益;而且在整個中國也要隨機應變,謀求日本的優勢地位。如果中國內部敵對行為繼續發展,日本政府認為有考慮干涉的必要。但如果要採取這一措施則必須得到英國的同意,若發生重大問題由兩國共同負責。”——摘自《日本首相西園寺公望向天皇上奏摺》
雖然各列強經過協商,暫時沒有同意將革命軍視為交戰團體。但卻發表了嚴格中立公告,並決定將中國海關的全部稅收置於總稅務司之下,避免革命軍把作為對外賠款和外債擔保的關稅移作軍費,同時,也宣佈停止對清廷的所有貸款。
各列強能夠基本上一致採取中立立場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歐洲的同盟國與協約國兩大集團之間的鬥爭越來越激烈,正如法國外交部長所說:“即令干涉政策為局勢所必需,但歐洲的利益要求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