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3/4 頁)
中,他謹慎地沒有提具體應該支援哪方,但是話外卻大大地對協約國擁有絕對的制海權讚譽了一番,認為同盟國至少對英國是無能為力的,內中意思何屬,也明白得很啦。
“實在的權益,具體的說呢?”袁世凱笑著說道:“公使先生和肖國務卿也打過幾回交道了,他是怎樣的人,呵呵,我們都是清楚的。現在爭論很激烈,公使先生還是儘早攤牌為好啊!”
朱爾典的試探得到了比較滿意的答覆,爭論激烈,也就是中國政府的外交走向還沒有最後定局,英國或者說協約國方面,還有機會。
至於說拉攏中國參戰,英國並沒有指望中國的軍隊能遠赴歐州作戰。但中國的資源和勞工卻是可以利用的。而且中國是弱國,所能提出的要求必然不高,不會危及到英國在遠東的利益。這不同於日本,英國懼怕日本勢力在遠東一家獨大。所以在是否邀請日本參戰的問題上,還是有很大的分歧和遲疑。但要將遠東的德國海陸軍清除乾淨,眼見著又必須依靠日本海軍的力量。當然。如果中國能做到這一點,那是最好的事情。
讓中國和日本互相牽制,讓他們都需要大英帝國的支援,這是朱爾典的如意算盤。不管是日本還是中國,英國都不希望他們的實力膨脹
。
“謝謝你,老朋友。”朱爾典起身告辭,與袁世凱握手告別。,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 章節更多,支援作
第二卷 大潮 第十二章 英國的拉攏
更新時間:2010…11…11 23:29:13 本章字數:2688
二二華現在有種當江湖騙子的感覺,嗯,不應該眾麼貶懈甘在社會上叫騙子,在世界外交領域上,那就得叫縱橫揮闔,靈活外交。騙完了德國人。英國人又送上門來,你說,不騙還真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朱爾典臉上帶著無可挑剔的笑容,可心裡卻有些發痛。對於中國。他是看得很清楚的,雖然表面上對列強顯得很順從,並未推翻滿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以此來換取一個相對安定的發展環境。但這只是表面,中國政府骨子裡一直憋著股勁,悶頭苦幹,積蓄實力。目的,當然想都不用去想就知道。
有時候,朱爾典不得不感慨中國新政府趕上了一個好時候,國際形勢的緊張,歐戰陰影的籠罩,列強國家的矛盾,使得中國在不得不有所放鬆的眾列強的壓迫下,掙脫出了一定的發展空間。
當然,中國新政府的靈活務實的外交策略也是功不可沒。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用利益作誘餌。區別對待,拉上了美德兩國,也算是有了靠山和支援。現在。竟然也有了利用的價值,成為兩大軍事集團拉攏的物件。
“大英帝國對中國的關係一直是友好的。雖然國際風雲變幻,但我國政府依然希望兩國間能夠繼續保持這種友好的關係。”朱爾典決定先丟擲個小誘餌。試探下肖志華的態度,以及中國政府的胃口,“我國擬將貴國的庚子賠款暫行緩付。期限呢,暫定為三年。這是一種誠意的表示,也是促進英國對貴國的影響,發展中英貿易,增進兩國的親密關係。”
只是緩付,肖志華有些不屑地撇了撇嘴,這個動作很明顯,當然也就落在了朱爾典的眼中。
“感謝貴國政府的善意之舉。”肖志華不鹹不淡地說道:“保持中英兩國的親密關係,也是我國政府非常願意看到的。”
朱爾典停頓了一下,決定加大籌碼,並將條件列出來,這麼一點一點擠牙膏似的遊說,似乎實在難以勾起肖志華的興趣。
“大英帝國對貴國這兩三年來取得的建設成就感到很是欣慰,決定加大對貴國的資金幫助。”
肖志華眨了眨眼睛,淡淡地說道:“公使先生,這麼說話是不是很累呀?你就把條件一古腦都說出來吧,我們與德國也在談資金援助的事情。兩方面正好進行一下比較,看哪方面更優惠。” 朱爾典不由得收起了笑容,肖志華達種完全不顧外交禮儀的說法讓他很生氣,沉吟了一下,耐著性子說道:“國務卿先生,有些國家的錢不是那麼好拿的,大英帝國是為貴國好,不象某些國家,是想利用貴國,將貴國拖入戰爭的深淵。”
“貸款是貸款,戰爭是戰爭。”肖志華不以為意地說道:“我國政府一切都將以國家利益為重,在合適的時機做出合適的選擇和行動。公使先生,我們還是回到經濟問題上來吧,貴國準備如何援助我國,數額是多少,有何附加條件?”
“只耍貴國不加入同盟國集團。大英帝國準備提供一千萬英磅的低息貸款,還款期限是十年。”朱爾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