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1/4 頁)
“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時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訊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據說,每到八月十五圓月之時,就是嫦娥與后羿團圓之日,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其實早在說這個嫦娥奔月的故事之前,李安然原本就想過把另一個描寫嫦娥偷不死藥的版本說出來,可是考慮到這中秋佳節本是歡喜的時刻,所以才沒做這種大煞風景的事情。雖然這個版本的結局同樣算不上有多圓滿,但不管在古代還是現代,越是這種不完美的結局,卻越是能受到人們的共嗚與感慨。
就連本來很不以為然的李安然,說著說著也不由一同為這個版本的嫦娥奔月故事中,那對痴情的男女感慨起來,更別說蘇小媚和湘雲了。聽完故事之後,這兩個妹紙早已經淚眼漣漣。
“少爺,嫦娥和后羿好可憐啊。”輕輕啜泣的蘇小媚,嘟著嘴說道。
“是啊,少爺,說個故事還讓我們傷心,不行,一定要換一個開心的故事。”一旁的湘雲也是紅著眼圈,一邊抹眼一邊不依地搖著某人的胳膊。
要說中秋的故事其實並不少,可是大多都是比較悽婉的型別,要不就是和剛剛所說的這個版本的嫦娥奔月差不多,一時之間讓李安然到哪裡去找即能貼閤中秋團圓的意思,又是大圓滿結局的故事,最後只能眼珠一轉,笑道:“小媚、湘雲,故事還是不說了,要不,我吟一首詩吧。”
“詩?”面面相覷了一下的蘇小媚和湘雲,不約而同地狂點著小腦袋,說道:“好啊好啊,少爺你快吟!”
這段時間相處下來,除了那能夠傳授知識的神奇法寶之外,李安然偶爾也會賣弄一下自己的文才吟上幾首應景的詩來刷妹紙們的好感度。當然,這些詩基本都是來自於《唐詩三百首》。只是某人臉皮足夠厚,半點當文壇大盜的羞恥感都沒有,偷得那叫一個心安理得。
“呃……”感受到兩個妹紙有些梨花帶雨的神情中所流露出來的誘人風情,李安然現在想得不是吟詩,而是想“吟”人。可惜,自己再怎麼說也是一個世外高人,自然不能這麼急色,於是強按下心中的綺念站起身,拿起一杯葡萄釀往前走了兩步望著那輪明月,醞釀好情感之後,才遙遙一舉手中酒杯,開口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就在李安然自己都覺得,剛剛這首《水調歌頭》自己吟得是即有感情又有內涵之後,卻愕然的發現,預料中的掌聲卻並沒有響起。
轉過頭來一看,才發現蘇小媚和湘雲兩人,這會兒正忽閃著水汪汪的大眼睛,兩眼放光地看著自己,眼中傾慕、崇拜甚至是狂熱的神色幾乎要凝成實質了。
“嘿嘿,蘇大的這首水調歌頭果然威力巨大。看來,在古代用詩詞泡妹紙,甚至讓妹紙倒貼這種事情,並不是杜撰出來地。”
就在李安然表面上風清雲淡,實際上卻很享受這種顯擺感覺的時候,原本還坐著的蘇小媚和湘雲卻不約而同地撲了上來。
“少爺,你剛剛吟的好美,不過,這是詩嗎?”滿臉崇拜之意的蘇小媚問道。
“詩?不,這不是詩,這是詞,我發現的詞,所以叫做李詞。”美人在懷的李安然,才不會像那些穿越者前輩一樣,會因為偷詩竊詞感到愧疚,很是不要臉地就把宋詞給改成了李詞。
“詞?李詞?少爺,那你剛剛吟的這首詞叫什麼呢?”同樣被某人擁在懷裡的湘雲,忽閃著嫵媚的大眼睛,問道。
“這首詞的詞牌名是《水調歌頭》,詞本身的名字則叫《中秋》,怎麼樣,很不錯吧。”李安然一邊繼續顯擺,那雙手也開始不老實地在兩個妹紙身上下下游走。
“《水調歌頭…中秋》,好美的名字。”
在蘇小媚和湘雲的感嘆中,三人在如水的月光下相擁而立。當然,如果能拋開某種類似於舔嘴咋舌聲音不談的話,這樣一幅明月當空、樹蔭摩挲、滿園花香中三個人影合而為一的畫面確實是很唯美。
“少爺,你說月亮上面到底是什麼樣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