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4/4 頁)
李安然,笑著說道。
“哦?不知這兩種機械又是何物呢?”原本還以為這裡面應該也是類似於土豆之類的高產糧食。在發現自己猜測錯誤之後,李世民很感興趣地問道。
“這裡面裝的是紡紗機和織布機,每一種都分為手工和水力兩種不同的型號。”開啟集裝箱後門的李安然,指著裡面放著的一隻只箱子介紹道。
“紡紗機和織布機?這個也是根據原本就有的東西改良出來的?”有了之前土豆的解釋,李世民很聰明地猜測道。
“沒錯,不過,我拿來的這兩種,不管是產量方面還是質量方面都要比原有的更強。”說到這裡,李安然有意長嘆了一聲,說道:“可惜,不能弄到更多的發電法寶下來,不然,就可以使用更為大型的型號。到時候紡紗機一次可以紡幾百錠的紗,織布機也能一天織出數量驚人的布帛出來。”
而讓李安然有些意外的是,在自己感嘆完接著又介紹了一番這種有意選擇的古老紡紗機和織布機的效率後,李世民的反應卻遠不如預料之中的熱烈。
一問之下才知道,棉布這種東西,雖然在大唐甚至更早的時期就已經出現。但這種名為白疊布的東東,在眼下這個時候卻還屬於高檔布料,普通老百姓那是根本穿不起地。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世民的反應才會這麼冷淡。同時,對於某人所說得,這兩種機械對振興大唐很重要的說法表示了懷疑:“朕實在看不出來,這種東西會對大唐如此重要。”
對於自己的這個疏漏,李安然並沒有絲毫的緊張。而是笑著說道:“呵呵……聖上先別急,我話還沒有說完呢。”
“哦?那朕先聽你說完。”看著對方的表情,第一個反應就是自己難道猜測錯誤的李世民,連忙說道。
“其實這棉布,哦,也就是白疊布並沒有聖上所想得那麼珍貴。棉花這種織布的原料,可以種植的地區有很多。正常情況下每畝棉花田大約能產七八百斤的棉花,也就是六到七石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