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藝的人。雖然對這兩個行當並不是很懂,但也問了一些相對簡單的問題,然後才把微軟surface從百寶囊裡拿出來開啟,並調出有關砂石、煤炭、焦炭的開採和加工,以及如何燒製水泥的文件和圖片資料。
找了這批人出來的其實很簡單,之前不是總覺得自己每次帶來的一些東西比較敏感,放在庫房裡吧怕不安全,可隨身帶著吧又不方便。所以,李安然就打算在大唐時空裡給自己打造一間“保險庫”。同時,還可以為後續煉製鋼鐵的計劃打好基礎,只要能弄出混凝土來,大的不說,小型的鍊鋼爐還是沒問題地,至於鍊鋼爐用的耐火材料也可以從現代時空採購。
其實不光是耐火材料,水泥也好、焦炭也罷,都可以從現代時空去採購。可這樣一來,大唐時空就無法行成基礎的工業體系。不說眼下的穿越能力能不能繼續下去,但就是以後需求量越來越大這一點,光靠在現代時空採購即便不是行不通,但也比自己製造要麻煩得多。
由於李安然本身也不是很懂這方面的事情,所以,一切都只能從最基礎的開始。燒製水泥最主要的燃料就是煤炭,可惜太白山這邊並沒有煤礦。好在,位於西安,也就是大唐長安北方的銅川就有,距離也不算太遠。就算古代的交通是個問題,有著官道相連線問題也不會太大,當下就吩咐王管家派人出去尋找需要的煤礦。
除了尋找煤炭之外,李安然還讓石大山和馮有福兩人帶著外面的那些莊戶去尋找合適的地方挖窯。考慮到以後的需要,除了燒製焦炭的窯之外,還打算把燒瓷的窯、燒磚的窯都給建起來。可惜得是,為了能讓這兩人看懂列印出來的圖紙,很是費了不少的功夫,可就算是這樣,這兩位還只是半懂不懂得。
“鬱悶啊!為什麼別人穿越,隨便就能把各種工業裝置都給建出來,可換到我頭上想建個窯都那麼的麻煩。算了,先試著吧,不行還是從現代時空採購算了,至於以後的事情,到時候再說吧。”將石大山和馮有福兩人打發走之後,長長地吐了一口氣的李安然很是無語。
眼瞅著這一步邁得很不順利,李安然鬱悶之餘也不由開始正視起這個問題起來。士、農、工、商這四個體系之中,士且不談,畢竟自己暫時還用不到。剩下的三個體系之中,最容易的就要屬商業了,哪怕大唐時空與現代時空相差了一千多年,但在商業領域之中有很多方面卻並不會因為時間的差距而造成什麼大麻煩。
其次容易的則屬農業,有了現代時空做為現成的“資源庫”,想在短時間之內把大唐時空的農業體系給提升到一定程度並不是什麼難事。唯獨工業體系這一塊相當的麻煩,光有資源和人手還沒用,還得掌握具體的工業技術和管理技術才行。
比如一個小型的鋼鐵聯合企業,至少要包括鐵礦山、石灰石礦山、鍊鐵廠、鍊鋼廠、軋鋼廠、焦化廠、耐火材料廠、機修廠等生產單位,以及物資部、運輸部、銷售部、服務公司等輔助單位,還有公司管理機構本身。
大的聯合企業還有附屬的設計建築單位、研究開發單位、分析試驗單位、資訊情報單位等。所有這些單位都在公司一個體系之內,彼此具有密切的配合或從屬關係,形成各種物質流、人員流和資訊流。
從一個國家來說,各類工礦企業數量很大,但有政府的工業部門和大的公司或企業集團負責總的管理決策,有專業的設計研究院所協助謀劃,並有專門的物資、商業、外貿、運輸部門或公司提供各種服務,從而形成內部聯絡錯綜複雜的工業體系。
真要是把這些都搞起來,所在兼顧到的方方面面可不是一般的多……
第72章清溪流泉
上三江快結束了,本書的成績很撲,溫柔在這裡懇求大家再多給些支援!
除了收藏、推薦、點選、打賞之外,三江票對這本書來說也很重要!
具體的投票方式,請點開本書目錄頁面,在作品相關一欄中有一個名為:【如何投三江票支援本書】的章節,點開它就知道該怎麼投了,請大家務必支援!謝謝!
……
一個人坐在前廳裡在微軟surface上翻找了好一會兒後,李安然發現工業體系這一塊,想在短時間之內發展起來真心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算自己擁有各種大百科全書,也下載了不少很實用的技術與資料,但完全靠自己的話,估計一輩子也別想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出來。
“算了,一千多年的文明差距哪是那麼容易就能彌補的。在大唐時空發展工業體系的事情還是先放一放,以現代時空採購為主,大唐時空自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