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3/4 頁)
個孫子,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不禁在士林中頗有影響,更官拜雲騎尉,日後前程遠大。不過,他們也大都是聽說過,除了幾個從榮陽來的管事,曾遠遠見過鄭言慶之外,其他人都未謀其面。如今一見,果然一表人才。
鄭世安把在座的管事,紛紛介紹給了鄭言慶。
言慶不冷不熱的點點頭,算是打過了招呼。對這些人,不能表現的太容易親近,否則會有人蹬鼻子上臉。越是顯得高高在上,有時候越是能讓這些傢伙感覺畏懼。人有畏懼,方有所敬。
他的態度,在管事們眼中看來,理所應當。
“世績前些日子過來,還向我打聽過你的訊息呢。”
“哦?”
“他最近挺忙……今年以來,河南之地頗有些混亂。周圍時常有盜匪出沒,襲擾鄉鄰。世績如今在房縣令手下頗為得意。執掌管城鄉勇,數次擊潰了犯境的盜匪,名聲可快要超過你了。”
鄭言慶並沒有感覺不快,相反,他很高興。
這樣的徐世績,才是他印象中的徐世績。能征慣戰,而非只知道在學舍中死讀書,讀死書的書呆子。
從鄭世安的口中,他能體會到,徐世績如今做的很開心。
“年中時,他父親在南河渡旁邊置辦了不少產業,現在也聽得意。世績本來想等你回來,可房縣令緊急派他出去公幹,故而只能抱憾。不過他可是說了,要你一定等他回來團聚。”
言慶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酒過三巡,管事們紛紛起身,告辭離去。
鄭言慶這才有機會開口詢問:“爺爺,您在信上也沒有說清楚,此次喚我從峨嵋回來,究竟有何事情?”
這話一出口,在座眾人,都露出一抹笑容。
“慶娃兒,你的機會來了。”
“機會?”
鄭世安說:“你一路趕回來,想必也知道了。陛下準備對遼東用兵,在涿郡召集了天下兵馬。”
我何止知道,我還知道,這場戰爭的結局,將會是以慘敗而告終。
不過言慶沒法子把這話說出來,於是點點頭,表示聽說過此事。
“如今,各家子弟紛紛率領宗團,前往涿郡集結。你也知道,那高句麗彈丸小國,竟然敢囂張若斯。陛下此次用兵,必能大獲全勝。
各家子弟與其說是去參戰,倒不如說是賺取武勳。”
言慶聽罷,心裡隱隱感覺不妙。
鄭世安接著說:“你元壽叔和善果叔,爭取到了海冥道(今朝鮮海州)參戰的權利,故而派人回來,傳令族中子弟盡出,組建鄭氏宗團,前往東萊與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報到。大將軍有令,各族子弟所帶宗團,務必要在臘月二十二日之前,抵達東萊報到,若有遲誤者,概不接納。
算算時間,已不多了。
我在族老會上,為你爭取了一個機會,你將以鄭氏宗團司馬之職,前往東萊,謀取武勳軍功。”
鄭言慶聞聽,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還真是怕什麼來什麼,果然不出我所料,爺爺要我返回,竟然是要我出征高句麗!
那豈不是找死嗎?
鄭言慶一點都不想去湊這個熱鬧。可問題是,爺爺已經為他爭取了這個資格,他若不去,又有什麼理由和藉口呢?他知道這一徵高句麗的結局,可鄭世安等人,卻不可能知道結局。
在他們眼中,出征高句麗,是賺取軍功的好機會。
言慶如今官拜雲騎尉,若能賺取到軍功的話,對日後而言,可謂是大有助益。問題在於,軍功賺不到,別連性命都丟了……慢著,來護兒?怎麼在印象裡,征討高句麗,沒有他的事情啊。
“爺爺,來護兒大將軍……屯紮東萊?”
“是啊。”
“他難道不去涿郡集結嗎?”
“哦,這個我倒是不太清楚。”鄭世安說:“元壽說,來護兒大將軍的麾下,是以水軍為主。正月過後,大將軍將會移駐於沙卑城……之所以讓你們在臘月二十二日之前集結,恐怕就在於這一點。”
言慶,頓時有點發懵。
沙卑城在哪兒?
他猶豫一下,輕聲問道:“爺爺,家裡還派什麼人過去?”
“以元壽長子鄭醒為宗團之主,你為隨軍司馬,協助鄭醒。除你二人之外,宏毅可能也要過去。
還有各方子弟,共三十七人,率八百鄭氏宗團前去……恩,我想讓沈光和大海隨你通往沙卑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