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頁)
也開去兩輛只留下一輛。張野私下對馬強和張為國說:
“用了人家那麼多東西,打了勝仗還點回去是應該的!要不以後等你有事誰理你?實在不夠了,以後再向上面要嘛,咱現在可是國軍啦!對八路軍那邊,也是一樣!這次要不是人家,咱這仗可沒法打,更不要說勝利了。”
食品衣被除學校留用部分,其餘全部分給了避到山裡的鄉親,尤其是馬家莊的鄉親,這次鬼子佔了莊子,鄉親們損失可是不小!至於馬浩的護莊隊,幾仗打下來都快跟學生軍成一家了,自家人能吃虧嗎?就不一一細說了。
幾天後,閻長官的嘉獎令下來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第十五章 影響深遠
這次戰鬥,雖然規模不算大,卻再次震動了全國。閻長官心裡的得意,那就別提了。
重慶委員長那裡,親自發來電報,要面見學生軍首腦李暮然、張野。軍統戴長官那裡,正在組建“忠義救國軍”,來電要求將學生軍編入編制序列,被閻長官當場頂回,碰了一鼻子灰!山西可是閻長官的地盤,除了委員長,閻長官誰的面子都不賣!
好東東當然留給自個兒。閻長官頂回了重慶方面,自己慷慨大出血,將學生軍列入山西省政府直轄的特種部隊編制,正式定編為團級!
任命張野為山西省直屬學生軍總指揮,上校軍銜;李暮然任學生軍參謀長,中校軍銜;胡翔任學生軍總教官,中校軍銜;陳思奇任學生軍副總指揮,少校軍銜;馬強任學生軍第一支隊隊長,少校軍銜;何方任學生軍第二支隊隊長,少校軍銜;張為國任學生軍第三支隊隊長,少校軍銜;李永福任學生軍特種支隊隊長,少校軍銜;馬浩任學生軍駐馬家莊地區分部總指揮,中校軍銜;周舜欽任學生軍醫療隊專屬醫官,少校軍銜;花潔任學生軍後勤支隊隊長,上尉軍銜;柳枝任後勤支隊副隊長,中尉軍銜。
命令山西省境內所有中學以上學校,均抽調人員組建駐校學生軍,精銳人員輸送省直屬學生軍,由張野總指揮分配安排。省直屬學生軍的總部駐地暫為臥龍山,武器裝備及後勤供應均由山西省政府直接劃撥。
閻長官的命令,對張野來說就是及時雨啊1張野對閻長官的感激之情,有如大江之水滔滔不絕。。。。。。一直困擾張野的兩個問題:兵源供應和後勤補給,閻長官都給解決了。這就為學生軍的後續發展提供了堅強後盾。
對八路軍來說,臥龍山大捷的戰果也是極為輝煌。是平型關大捷後的又一重大勝利!
一個連隊竟然可以直接抗衡鬼子的一箇中隊並吃掉它,說明鬼子雖強,但並不是不可戰勝,只要有良好的裝備和正確的戰法,八路軍完全能夠跟鬼子主力部隊正面較量!
此外,學生軍在此次戰役中展現的靈活多樣的戰術戰法,也使八路軍高層大開眼界。更極大提高了八路軍計程車氣!
此次戰役,首先,學生軍戰前準備充分,對戰鬥過程中產生的困難均有預料並有相應對策;其次,學生軍各部戰鬥目標明確,同時又分工合作,達成整體戰役構思,對戰鬥過程把握力度適宜。自戰役開始至結束,始終將整場戰役的主動權牢牢抓在手中;再次,充分利用地勢,在總體戰力遜於對手的情況下,分層抵抗,逐次追擊,始終不與敵人正面對抗,使敵人的優勢兵力和裝備無用武之地;第四,戰鬥細節把握得當,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削減敵人戰力,如井中下毒、傷敵而不殺敵等等。總體來說,縱觀整個戰役,不論是戰略思想還是戰術配合,以及戰法技巧、戰役的過程和結果,均堪稱經典!
八路軍總部作戰指揮室的專家們,對戰役的總策劃者張野佩服得五體投地,一個孩子,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竟能毫不在意,揮灑自如,彷彿遊刃有餘,實在令人吃驚!他們這麼多人,經過反覆沙盤推演,也始終不能找到更好的戰略思想和戰術手段。
因此,八路軍總部指示王國強,不必計較得失,一定要處理好同學生軍的關係,尤其是張野!此人,是整個學生軍的靈魂!
在重慶,臥龍山大捷的訊息剛剛傳出,各大報紙就在頭版用最大篇幅進行了報道。山城上下,一片歡騰。尤其是各大學校的師生,紛紛上街遊行,號召大家向山西學習,拿起武器上陣殺敵。
外國各駐華使館的官員,也忙著向本國政府彙報臥龍山大捷的詳細經過,英美俄等國的媒體更是紛紛報道,張野和學生軍,頓時成了斐聲國際的熱門話題。
相比重慶的歡欣鼓舞,日本國內對這一訊息進行了徹底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