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部分(第2/4 頁)
同時, 捕獲鉤杆被選擇鈕推到後方, 推入作業位置。的捕獲鉤已經推入自動,
擊鐵在擊發的位置時,第一次拉槍機仍是由機簧控制擊鐵。當扳機扣下擊發, 槍機後退, 擊鐵下壓時, 捕獲鉤扣住擊鐵, 槍機因復進簧的作用, 正在回位。槍機回到定位後,
將滑套推回, 推動捕獲鉤, 擊鐵鬆開, 再度擊發。 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保證槍膛閉鎖, 方才擊發。 如此週而復始, 只要扣住扳機, 會不斷擊發, 直到彈匣子彈用罄。這就是毛瑟速射型的作業機構,
在此之前, 西班牙已經制出了自動作業的盒子炮。 但是有些西班牙生產的自動手槍, 沒有上述的捕獲鉤的設計, 只是擊鐵隨槍機復位擊發, 因此有槍膛不完全閉鎖即擊發的可能。
盒子炮非常有趣的一項特色, 是它的槍套, 倒裝在握柄後, 立即轉變為一把卡賓槍, 成為肩射武器。 這是當時非常留行的一種作法。 傳到中國後, 成為一種慣例,不論是勃朗寧還是轉輪手槍、通通都賦予了這項功能。
這也是盒子炮對中國軍械發展與使用影響深遠的一項旁證。 毛瑟廠也生產過長管帶槍托的騎槍型, 但產量不多。盒子炮的正式裝填方式, 和毛瑟步槍相同, 用10發裝的橋夾,
由上方壓裝, 無論是7。63毫米還是9毫米口徑, 都可使用相同的橋夾。 毛瑟手槍的另一個有趣的地方, 是它的照門, 刻度高達800或1000米 這當然是沒有意義的事,
即使有人能對1000米的目標用手槍瞄準射擊, 縱然7。63毫米的子彈是一種高初速的子彈, 在經過1000米的飛行後, 也剩不下什麼力量了。
在中國,收藏一把盒子炮, 可以說是許多人的願望。因此夏科拉在看到林夫人掏出一把盒子炮時,表現得很是驚訝。
“她們女人用這種槍正好。”林鬱青在裝備好霰彈槍之後,又取出了一把德國“魯格”手槍配在了身上。
“那不還有一支38式嗎?為什麼不用?”夏科拉有些奇怪地看著林鬱青的舉動,有些不解地問道。
“老子現在已經退伍了,說死不再用他史司設計的槍了。”林鬱青有些輕蔑地說道,“他這些破槍設計得又醜又不好用,只有弱智才把槍設計成這樣。”
聽了林鬱青純粹是為了發洩才說的這種話,夏科拉只是呵呵一笑,沒有再說什麼。
裝備完畢之後,林鬱青去後院把自己的越野車開了出來,開到了前院,讓夏科拉和林夫人及蘇珊娜上車,然後按照蘇珊娜所指示的方向,驅車駛去。
“你認為是那些人乾的,是嗎?”林夫人在車上向林鬱青問道。
“很可能是他們乾的。”林鬱青冷笑了一聲,說道,“他們不是不願意投降嗎?正好老子閒得手癢,拿他們練練槍。”
“真不明白這些美國佬是怎麼想的。”夏科拉嘆了口氣,“他們難道真的以為,戰爭永遠不會結束嗎?”
(一千四百二十二)端掉賊窩
“他們不相信我們能打敗他們。”林鬱青說道,“很可能,他們現在也仍然不相信美國被我們摧毀的訊息是真的。”他揮動了一下放在身邊的霰彈槍,“我知道這些被老牌殖民帝國主義思想所薰陶出來的傢伙的心理,對於他們,說教是沒有用的,只有消滅掉他們。”
“行了行了,你輕點兒,別嚇著蘇珊。”林夫人有些不滿地說道,看了看坐在她身邊面色蒼白的澳大利亞寡婦,用英語柔聲安慰了她幾句。
林鬱青呵呵一笑,放下了手中的槍,舉手向夫人敬了個軍禮,表示“遵命”。
大約10分鐘左右,林鬱青開車來到了蘇珊娜的莊園,一位女鄰居正帶著蘇珊娜的三個孩子站在門口,焦急地張望著,看到蘇珊娜回來,立刻驚喜地迎了上來。
車子停下,林鬱青夫婦和夏科拉拿著槍下了車,蘇珊娜用英語和女鄰居交談了幾句,讓她幫忙照看孩子,然後便帶著林鬱青等人進到了她的農場。
蘇珊娜現在的農場並不算大,只養著幾頭奶牛和綿羊,很多地方都長著野草。在戰爭期間,由於澳大利亞男人通通走上了戰場,只剩下老幼婦孺在家裡從事生產,對一位澳大利亞婦女來說,她一個人根本無法照料太大的土地。她現在的農場,只及變賣前的三分之一。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據不完全統計,澳大利亞軍隊的傷亡總人數超過了150萬人(這裡面不包括美軍和英軍,美軍在澳大利亞戰場傷亡近2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