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的加深,他發現當地居民中居然有不少漢人後裔,雖然其中的大部分已經不會講漢語了,但總比當地土人值得信任些。而且隨著土人的不斷減少,和被發現的當地漢人越來越多,語言交流問題總算是勉強解決了。
但是,隨著戰場轉移到山林地區以後,真正的難題終於浮出了水面。尚未形成國家形態的當地土著在領教了征伐軍的強大戰鬥力之後,紛紛撤到了雨林密佈的山區,與征伐軍捉起了迷藏。由於雨林中毒蛇毒蟲甚多,進剿的官兵戰死的沒幾個,非戰鬥減員卻相當嚴重,令居鵬十分頭痛。
居鵬以前一直自認為並不是那種“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半調子將領,但是現在他的信心開始動搖了。他以前打金軍是外戰沒錯,但卻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戰,並不算徹底的外戰。要能稱得上是外戰中的名將,必須能在人生地不熟外加語言不通的情況下,打敗身為地頭蛇的當地軍隊,這才是真正的了不起。就在居鵬研究著一些古代外戰戰例,希望能找出克敵方法時,陸仁知道前線的困境後不顧暈船的痛苦趕來了。
“你在這裡磨蹭什麼?”,陸仁一見到居鵬就毫不留情地呵斥道。
居鵬是什麼身份,居然被陸仁這麼當面斥責,自然面子上有些掛不住。不過陸仁是組織的創立者,又深得趙構的信任,再加上這次他確實打得不太好,居鵬只好辯解了幾句。
陸仁臉色稍緩,拍拍居鵬的肩膀說道,“我知道這段時間你很辛苦,不過該批評的還是要批評。其實光看戰績,可以說大家都乾得很不錯了。可是,你似乎把這次戰爭的真正目的給忘記了啊!”
“不就是攻略南洋嗎?哪裡忘了?”,居鵬不悅道。
“不,根本的目的是壯大我們自己,如果有其他的目的與之違背或衝突,那麼一切都以此為準!”,陸仁糾正道,“根據你上個月送回的情報來看,從這裡向南,渤泥一帶更加繁榮富庶,而強大的闍[shé蛇]婆(即爪哇島,又成為東爪哇國,以後都用這個名字。)和三佛齊(位於蘇門答臘)就更不用說了。進攻那裡的好處,要遠遠大過你在這跟那些連衣服都沒得穿的土人糾纏!”
“你說的是沒錯,可是不將這些臭蟲除掉,後方就不能穩固啊!”,居鵬憂心道。
“後方?我們的後方是臺灣,是大宋,這裡只是戰場啊!”,陸仁叫道,“這次戰爭的直接目的是為了獲得財富和人力,我們現在就那麼點人口,你佔據這麼多空著的地盤有什麼用?”
居鵬猛然醒悟過來,與在人口稠密的本土作戰不同,在南洋作戰根本沒必要佔據多大的地盤。現在連臺灣島都還是地廣人稀呢!居鵬很快調整了兵力部署,開始收縮手中的兵力,準備繼續南下。但是,他還是有點擔心,“如果只出動一部,恐怕沒有必勝的把握,那三個大國兵力都不在我們之下。可全軍南下的話,要是這些土人從背後襲擊我們,怎麼辦呢?”
“不用擔心,對於缺乏嚴密組織結構的土人來說,想要他們所有的部落聯合起來發起進攻,那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他們如果各行其是的話,只要有千餘人的警戒部隊就足以應付了。”,陸仁笑道,“而且,也不必非和他們硬碰硬不可。”
“你的意思是”,居鵬看到陸仁的表情,就知道他又在動壞心思了。
第五十二章 勁 敵
“很簡單,既然我們反正用不了這麼多土地,不如將一部分用不到的還給他們。只要求他們每年象徵性地交點貢賦給我們,雙方以後就和平共處。那些土人雖然令我們很頭痛,但他們被逼在深山老林裡不能出來,食物嚴重匱乏,一定比我們更難受。所以,他們肯定會同意的。而且在這件事上,我們還可以再次使用‘以夷制夷’之計。”,陸仁陰笑著說道。
“高!”,居鵬也不得不承認陸仁的這個計策確實很毒。由於當地人還沒有國家民族的概念,彼此之間很不團結,也即是說為了自己能過上太平日子,他們會毫不猶豫地犧牲盟友,這裡面就大有空子可鑽。
於是陸仁暫時也留在當地,與居鵬一起制定下一步的行動方案。很快,本來散居各地的土生漢人都被集中起來,這樣一是為了避免他們遭到當地人的報復;二是為了從中挑選出有用之才;三是為了對他們進行漢字漢語教學,以便讓他們想起祖先的榮耀。
而困守山林的當地人在知道組織不準備斬盡殺絕,反而要還給他們土地時,大部分人都動心了。至於所謂的貢賦,只是意思意思,砍幾根木頭就可以了。而少數不識相的,則往往立即被他們原先的同伴們剁了表功
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