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頁)
若沒有趙抗的關係,吳璘別說幫助魔軍了,不把你當賊寇剿掉就不錯了。至於士兵的兩大來源——收編的盜匪與強徵的壯丁,他們都接受了趙抗的訓練,卻連魔門是什麼東西都不知道,當然,這也是趙抗早就未雨綢繆的。另外,當初這一萬多人拒不參戰,致使兄弟部隊傷亡大增,可以說是犯了眾怒,在這種情況下,趙抗的行動得到普遍支援,也就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了。
雖然魔門現實派的很多人心有不甘,但是眼見大勢已去,他們也都乖乖交出了兵權,畢竟在他們心中趙抗還算魔門的人,現在只能說是由長老分權變為趙抗集權罷了。接著趙抗又以便於指揮為由,要求帶兵將領必須退出所屬的門派,否則就安心去做你的武林人士去。這樣一來,不但魔門不久以後徹底成為純粹的武林門派,那些只是武功高強,卻不太會指揮軍隊的早期將領也被趙抗趁機清除出了軍隊系統。這樣一來,各方面關係都得以理順,趙軍(以後都稱趙軍)的實力又有了明顯的提高。
在趙抗將精力用於“安內”的時候,兀朮他們則忙於“攘外”
白瑩鈺的計策生效了,西夏軍隊真的大舉侵入金國境內,由於資訊不暢外加夏軍推進太快,兀朮接到密報的時候,整個臨洮路都已經落入敵手,兀朮自然不可能再和趙抗耐心對峙下去了。不過要不是紇石烈志寧提出“欲退先攻”之計,兀朮這七萬多人能否全身而退,還真的很難說。
兀朮並不怕西夏人,但是金國的西南部被趙抗一路搞來,如今幾乎都是真空地帶,所以西夏軍進軍才如此之快,而如果繼續放任他們西進拿下潼關,到時候再憑險據守,關中平原將不再歸金國所有。一旦出現那種情況,西夏的國力將大大增強,從一個在宋金之間左右搖擺的“牆頭草”變為有能力與兩國抗衡的第三強國。再考慮到三國鼎立的情況下,兩個弱國往往會聯合起來對抗強國,就可以想象到兀朮心中有多麼擔心。
可兀朮的軍隊才走了兩天,他又接到另一個不妙的軍報,登州附近有大批海賊登陸,如今登州一帶盡陷賊手。兀朮琢磨著海賊再牛,到了陸地上戰鬥力也有限,便分給紇石烈志寧兩萬騎兵,令其前去平亂,而兀朮自己則前往開封集結軍隊,準備西征。
內憂解除後,趙軍立即向東進發,一路上秋毫無犯。根本沒人會想到,他們就是那支搶空了北方十多個州縣的強盜軍隊。但是當他們進入金國東部沿海的海州府時,戰刀再次出鞘,在先期入城的江晨星等人的裡應外合下,趙軍只用了兩個多時辰就攻入了海州城。不過還好,這次他們並沒像以往那樣大肆搶掠。海州靠近宋金邊境,又有天然良港,趙抗打算將這裡建設成自己的根據地,其實趙抗早就有這一想法了,只不過他沒想到這一天會來得這麼快。
這段時間裡,趙抗也反思了這次大規模軍事行動的經驗教訓,頗有收穫。尤其是在攻城上,他提出了與傳統兵法大相徑庭的思想。中國傳統的兵法,如‘孫子兵法’之類,無不強調不戰而勝優於野戰獲勝,野戰獲勝優於攻城獲勝。於是乎,之後的名將幾乎沒有一個以攻城擅長的,因為他們都認為這是下策,而戰爭中誘敵離城則成為了常用的計謀,但是世上總有不中計的守將存在,於是圍城打消耗戰在歷史上便屢見不鮮。這樣即使獲勝,錢糧的消耗也非常巨大,對國家有害無利。
而趙抗強調軍隊的攻城和巷戰能力,使得他的部隊成為了一個另類,某種意義上改變了戰爭的格局。其實正是由於趙抗的大軍善於攻城,他才能掌握戰爭的主動權,使得他能夠以步兵打出運動戰來。因為如果他們攻城能力不強,那麼一旦在堅城下受阻,來援的金軍就很容易將他們圍殲在城下,那時所謂的運動戰便是一個笑話了。
在一天內必定破城的強大攻城能力面前,金軍援軍的增援總是要慢上一拍,根本跟不上趙抗大軍的速度,他們才能像滾雪球一樣越打越多。若是沒有強大的攻城能力,“蝗群戰術”根本沒有任何可行性。趙抗這一無意中的發現,對組織日後在大陸上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攻城訓練也因此成為組織所有陸軍的標準訓練內容,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時隔半年多後再次見到江晨星,趙抗自然很高興,可江晨星卻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趙抗興奮地想去拉她的手,卻見她像躲瘟神似的向後退開,令趙抗很是納悶,“怎麼了?任務沒完成好嗎?”
第一百零一章 魔氣滔天
“我怎麼會那麼沒用?不讓你碰我,是為你好”,江晨星將胸一挺答道,但很快臉上再次籠罩了一層陰霾。
趙抗這時注意到那三十多個女衛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