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第2/4 頁)
越獄,必然會經過落雁山南下與他的人匯合。這一次,卓行無論如何也不能再讓朱天降跑掉。他要活捉朱天降,逼出上古奇書。
京城之中,皇儲玄樂這幾天的日子可不好過。滿朝文武,忽然掀起了一股罷免他的浪潮。一開始那些老臣並非是罷免,只是聯合上書削減皇儲玄樂的權利。但是在朝堂之上,玄樂毫不客氣的怒斥帶頭的兵部尚書李洪。玄樂非但沒有聽從百官的意見,還當場求情父皇,革除李洪的職務,理由是他與郭天信有牽連。
如果是在私下裡父子倆商量,到也沒什麼,畢竟李洪確實與郭天信走得很近,玄樂的擔心也算應該。但是在朝堂之上,卻給人一種眼裡容不得人的感覺。這一下,可把老太傅王炳坤給激怒了,當場跪諫,要罷免玄樂皇儲的資格。
玄樂也是被事情忙昏了頭,加上年輕氣盛,一當上皇儲就覺得坐穩了皇位。所以,把以前的隱忍都拋在了腦後,變成了現在的樣子。更何況,玄樂要革除李洪的職務也是有原因的。
朱天降被困小龍山之事,吳大印本身就上奏不及時,加上李洪一時心氣,沒有把摺子抄送皇儲宮。當玄樂得到訊息,再派人去小龍山的時候,彭城卻傳來朱天降抓獲之後逃跑的訊息。如果兵部及時把奏摺抄送皇儲宮,玄樂早就會派西園的人拿著皇儲令牌,去下令圍攻小龍山了。
就因為這事,玄樂憤怒之下,把這個責任怪罪到李洪的頭上,所以才會當場請求革除李洪的職務。
成武皇心裡隱隱作痛,他覺得自己這個兒子變了,變得盛氣凌人,甚至都不把他這個當爹的放在眼裡。要知道革除六部尚書職權,就連成武皇都得掂量一下,可不是說革職就革職的。玄樂口氣這麼強硬,讓成武皇心裡非常反感。但畢竟玄樂是自己的兒子,又是皇儲,成武皇總的照顧一下顏面。
看著跪諫的王太傅,成武皇給靖王使了個眼色,那意思還得他來和稀泥。但使了幾次眼色,靖王依然是無動於衷。無奈之下,成武皇只能怒斥了玄樂幾句,宣佈退朝。
成武皇的做法,並沒有讓這些老臣消除心中的怒氣。以王炳坤為首的一幫老臣,開始聯名上書,要求重新開啟皇室宗廟,罷免玄樂的皇儲之位。
成武皇著急上火,加上彭城傳來的不利訊息,一氣之下居然病倒了。躺在床榻之上,成武皇命人傳靖王進宮。關鍵的時候,成武皇還是相信他這位王弟。
得知皇上病倒,滿朝文武一個個惶惶不安。雖然嘴上不說,但誰都擔心萬一成武皇一下子不行了,那玄樂上位還不得把老臣都殺光。
靖王得到傳召不敢怠慢,趕緊來到皇宮之中。看到成武皇正靠在龍塌上喝著湯藥氣色不是很差,靖王這才放下心來。
“皇兄,國不可一日無君,您可得保重身子啊。”靖王小聲的安慰了一句。
“不礙事,只是急火攻心而已。”成武皇說著,擺了擺手讓人把湯藥端走。
“靖王,玄樂最近的表現為兄很不滿意。但關於罷免之事,為兄還是希望你能出面阻止一下。為兄也知道他做的不對,可是罷免了之後又能怎麼樣?玄明戰死異國,玄燦皇兒下落不明,現在我就剩下這兩個兒子,罷免他誰來坐這個皇儲之位。玄珠嗎?恐怕他早已經失去了治國之心。”成武皇靠在龍塌之上,難過的說道。
“皇兄,樂兒激起眾怒,臣弟恐怕也無能為力。依我看,這事還是等您好了之後,在做決定。”靖王婉轉的拒絕了成武皇的意思。
成武皇知道靖王不想當這個和事老的原因,就是那晚西園的行動。只是成武皇有點不明白,靖王應該知道目前玄樂是唯一人選,難道就不為大豐朝將來想想嗎。
成武皇嘆息了一聲,“唉!今年真是個多事之春,朕本以為立儲之後,能清閒兩天。沒想到,事情越弄越亂。北方周延天那邊,要等到春末融雪之後才能行動。現在為兄擔心的,卻是南邊。彭城大營沒了主帥,吳大印與甘宇成又互推責任。我看啊,那個地方要趁早抓一抓。”
靖王聽著心中一動,看樣子成武皇這是要決定彭城大營主帥人選了。
“皇兄,彭城現今以是戰略要地,那裡的兵馬大權,臣弟以為還是應該找個老臣比較放心。雖說文如海受郭天信所牽連,皇兄不再重用。但目前軍中能把握大局之人,確實寥寥無幾。”
成武皇一聽,微微搖了搖頭,“靖王,本來朕想把彭城大營交給玄樂,讓他指定人選去接任。但是現在,恐怕兵部都不會答應。朱天降能從彭城大獄從容出逃,那邊肯定有鬼。所以,為兄想讓你去一下彭城。如果此事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