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第3/4 頁)
是聲威大震,即使兵家大才之大將軍李牧與之對戰,也並無必勝之把握。何人願與趙括為敵哉?
更何況,唯一可與趙括一戰的大將軍李牧,實則並不願與自己的親妹夫趙括為敵。
當年李瑕被建信君殺害,而趙王丹卻拒絕交出殺人兇手建信君,李牧已是傷透了心。恨屋及烏的他,對趙國新君——趙王重也是素無好感。對趙括自立為王,大將軍李牧表面沉默之下,內心實則甚為振奮、大為驚喜。
大將樂乘、大將趙莊當年皆隨著大將軍趙括,在長平大戰人屠武安君白起。那一戰,讓他們徹底領略了上將軍趙括無與倫比之兵家大才,他們內心深處對趙括早已服膺。領兵與趙括對戰,乃其所不願為、不敢為也。
平原君趙勝、上卿藺相如這兩位朝堂重臣,之於趙括皆有拔擢襄助之恩。加之,這些年來,趙括力行其長策大謀以助趙國振興,邦交周旋更是讓趙國在這大爭之世如魚得水,長平一戰更是讓趙國民心大振。
對如斯趙國王室之天賦奇才——趙括自立為王,平原君趙勝、上卿藺相如內心深處雖是矛盾,但並無大牴觸。趙括乃趙國王室之後也,趙括為王,趙氏之根基並未動搖。
眼見平原君趙勝陷入了沉默,其餘的王室重臣,即使想力挺趙王重、討伐趙括,卻是沒了領頭之人。只有那平陽君趙豹上躥下跳,四處鼓動王氏宗親,卻是收效甚微。
趙忠信王二年夏,趙括領兵入趙,竟是一路暢通無阻,大軍所過城邑皆舉城歸順。六神無主的趙王重心下大亂,在平原君趙勝之勸說下,無奈地釋出了禪位詔書。
炎炎夏日裡,趙括於邯鄲正式登基為趙王,軟禁平陽君趙豹,並在大將軍李牧、樂乘的襄助下,以十萬御林軍迅速穩定朝局。月餘後,周天子之使臣至邯鄲恭賀,正式承認了趙括之王位。
當年秋,趙王括命仍為的丞相平原君趙勝擴建邯鄲學宮,並延請荀子大師出任學宮祭酒。當年冬,在荀子大師的主持下,各國士子齊集邯鄲,展開了一場治國思想之大辯論。
儒、墨、法、道、陰陽、縱橫、兵、雜、計然等等諸家士子,各展所長,或以古為鑑,或因時而論,不時地便碰撞出連串耀眼的思想火花。
當年冬,在趙王括的關注下,荀子大師之鉅著:《性惡論》問世。趙王括命人將之傳抄天下。
次年夏,趙王括以荀子之性惡論為基礎,經過連續月餘之朝堂論證之後,終於定下了趙國之治國思想:崇法、重墨。同時,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而不因言論罪也。
次年春,趙王括力排眾議、改國號為華夏,設年號為開元。其國史稱華夏帝國,趙王括遂成華夏帝國之太祖也。
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結局(四)
第三百三十六章大結局(四)
開元一年,匈奴各部落大會盟,擁立頭曼為匈奴大單于,史稱頭曼單于。此時,原本鬆散之匈奴部落,已現一統、壯大之趨勢。上將軍趙括臨機決斷,派出御林軍猛虎營之特種戰士,秘密刺死頭曼單于,同時施以以軟硬兼施之策,將匈奴各部族分化瓦解。
緊接著,上將軍趙括又在華夏帝國和匈奴、東胡接壤之處設立互市十餘處,以珠寶珍玩、綢緞錦帛、聲樂絲竹與之交易,換取其馬匹牛羊,並禁止鐵器、糧食之買賣。
數年後,匈奴、東胡之貴族沉迷於享樂之中,懾服於華夏兵威之下,竟無侵犯華夏之心,亦無興兵犯境之膽。於是乎,華夏國之北邊大定。
歷經十年之休養生息,華夏國之國勢蒸蒸日上,一個聲威赫赫、農牧並重之大國屹立於北方。然則,這些年間,華夏國太祖趙括力行大有為之邦交,聯合山東六國之力,合力困秦,令秦國一蹶不振。
開元十一年春,華夏帝國太祖趙括赫然下令:以齊王田建荒yin無道、生靈塗炭為由,兵發齊國。兵鋒所指,當者披靡,齊國數十萬大軍竟是一觸即潰。當年夏,齊國丞相後勝被趙括誘降,君王后、齊王田建在後勝的勸說下,現出都城臨淄,出城投降。
開元十二年夏,華夏帝國大軍徹底蕩平了齊國各處反抗勢力,將齊國全部國土納入華夏帝國之版圖。齊王田建等一班齊國王室貴族,被趙括遷徙至邯鄲。經過數年後,邯鄲繁華日盛。
眼見齊、燕兩國被滅,秦、韓、魏、楚四國大為震動,一時間天下群情洶洶然。開元十四年,秦、韓、魏、楚於大梁會盟,力圖結成合縱之勢,攻伐華夏帝國。
華夏帝國太祖趙括派出已為上卿的毛遂出使楚國,向楚王說以利害,邦交大才毛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