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3/4 頁)
了一夜口水。第二日,趙括早早起來,一番晨練過後,神清氣爽的他,跨上棗紅色的戰馬,拍馬直奔邯鄲郊外御林軍大營而去。奇襲注人大勝而歸,趙括要聽陳不群、苗邦詳盡的回報,將這足以傳世的經典戰例寫進《趙括兵法》。
而呂不韋,則在趙括的幕僚毛遂的引領下,匆匆趕往大河北岸,欣喜地接手了兩萬餘注人百姓。隨後,豪情萬丈的呂不韋帶領著浩浩蕩蕩的墾荒大軍,迤邐往河套的方向趕去。
第一百六十三章 飛雪深情
二阜成圭示年初冬。邯鄲城下了第一場雪。眾場大雪洋什洲地下了兩天。方才止住。
鵝毛般大片的雪花,在呼嘯的北風中翻卷著,前赴後繼地飄向邯鄲這座古老、莊嚴的城池,古城的天地間,一篇潔白的肅殺。邯鄲城寒冷的季節來臨了。
俗諸雲:“春耕夏耘。秋獲冬藏”隨著冬天的來臨。終日忙於血腥大爭的列國諸侯們,在老天爺冷酷無情的威懾下,漸漸地消停了下來。
列國大軍休整,使者歸國。明處的鋒利刀槍。暗處的陰冷之箭,收斂了起來,同時,爭心正盛的列國諸侯們。還不忘總結一年大爭的得失,為來年的國運的綿延昌盛小蓄力、謀劃。
入冬以來,邯鄲城平原君府、平陽君府。卻是夜夜笙歌不絕。流雲彩袖飛舞,天簌紅顏次第登場。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在這兩位趙國高爵實權者的帶動下,趙國王室權貴的奢靡之風愈演愈烈。
這一年,開年之初的大朝會,趙國定下長策大謀爭霸列國諸侯。趙軍大破燕國來犯之敵擴張國土。歃血結盟強鄰魏國、奇兵教韓國、施行大有為邦交。趙國迴光返照一般,朝野上下呈現出一派振興的勢頭。王室權貴們額手稱慶,在他們看來,趙國的盛世就要來了,在這寒冷的冬季,是該好好地熱鬧享受一番、慶賀盡興了。
與這些王氏宗親子弟形成鮮明對比的。正是大將軍趙括。這剛一入冬。別人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他卻是忙得整天一頭大汗。連呆在馬服君府的時間,都少了很多。
窩冬享福,趙括縱然有這個念頭,卻沒有這等福分,頭腦清醒的他。已經嗅到了血腥的味道,他睿智的目光,早已穿越了歷史的迷霧,看到了秦國的蠢蠢欲動,看到了數年後那冷兵器戰爭史上最慘烈的一仗。看到了戰後趙國的一蹶不振。
身為穿越者的趙括。哪有他人那和安然享樂的心情。正所謂有備無患,若想推逆歷史,別人窩冬時,他就要把這一冬充分地利用起來,就要把趙國的戰備做得更詳盡。否則一切真的成了紙上談兵,虛幻如空中樓閣而已。
趙括對邯鄲城的奢靡之風很是不屑,甚至說是痛恨也毫不過分。趙括覺得,原本的歷史上,正是這種奢靡之風大盛,才讓秦國的奸細有機可乘,才讓趙國胡服騎射的尚武精神一點點淪喪。
趙括曾幻想著去阻止這一切,試圖用趙國王室的秋狩圍獵喚醒尚武精神,但事實證明,這奢靡之風如同瘦瘦一般愈演愈烈,若是不經過一番深徹的變革,是無法改變既成事實的。
為了自己的長策大謀順利施展,趙括不得不稍稍做些妥協,他心想:“爾等奢靡享受。本將軍不干預,但若是妨礙了長策大謀,妨礙了趙國振興,那本將軍可就不客氣了!”
金色的朝陽,徐徐鑽出厚重的雲層,剎那間,萬道金光自東方的天際灑向邯鄲城郊外的山谷中。四野間,只見一座座凸起的山包,被白茫茫的積雪包裹,遠看起來。如同蒼天播下的一顆顆大號白蘑菇。
若是再走近些,自山腳往山頂謝謝望去,雪光映襯著朝陽,積雪又如同鑲上了一道金邊,純潔的、無汙染的雪花,晶瑩剔透、金光閃閃,煞是奪人眼球。
那日清晨,一抹朝陽現出時,氣勢破礴的暴雪終於停了下來,原本只聞呼嘯寒風、呢吼落雪聲的邯鄲城郊外御林軍大營,隨著一聲清亮的號令聲。將士們穿好衣衫,紛紛拿起剷雪的工具,從營帳中衝向那厚厚的積雪,寂靜的大營瞬間沸騰起來。
萬餘御林軍將士們,在大將軍趙括的帶領下。興奮地揮舞著鐵鍬、木表,群情激昂地剷除著營地的積雪,遠遠望去,只見大營中雪沫飛舞,木表翻飛,不大一會兒功夫,大營中的積雪已被剷除了大半。
“咔哧”趙括用力地剷起一塊白雪,拍到一旁,隨即撥出一團白氣,趙括望著眼前漸漸消失的白氣,感受著全身加速迴圈的血液帶來的溫暖。這冬日勞動的感覺,很是舒坦。
“將士們,本將軍命爾等。每十人一組。剷除的積雪堆成雪人!”趙括昂聲高呼著,以此來鼓舞將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