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經過詳細彙報了,然後提著從馬上卸下來的袋子,將契丹人的耳朵交給周知裕驗看。沒有經歷過血戰廝殺的人若是乍一眼看到那麼多人耳,估計吃了什麼全得吐出來,但周知裕是身經百戰的大將,反而饒有興味的仔細看了看,然後交給親衛張龍檢驗。
張龍是周知裕身邊資歷最老的親衛,對他尤為衷心,雖然到了此刻仍沒有正式冊封官職,卻已經全權擔負起整個平州軍都虞候的職責,就連軍法的事情也管了不少。張龍驗看完畢,告訴周知裕:“兵馬使,統共二百七十六隻右耳,沒有錯的。”
周知裕又和李誠中詳細商討了此戰中的一些細節,方才嘆了口氣:“如此大功,怎能不賞!李禦侮且在營州稍待一日,某今日便去張刺史處。”
李誠中道:“兵馬使,賞賜的事情可以容後再議,倒是糧餉的事情,還需兵馬使多費心思。”說著便將白狼山軍寨現在物資緊缺的事情說了,從身上取出和馮道商量之後列出的物資補給清單,遞給周知裕。
刀盾五十套、木槍五十杆、皮盔若干……
布帛百匹、綿百斤……
鹽一車、茶三十斤、肉脯百斤、各類果蔬三車……
糧千石……
筆墨紙硯若干……
周知裕道仔細瀏覽一遍,見上面列名的物品種類繁多,且需求較大,皺了皺眉:“所需甚多,其中糧肉等物從大營便可給你部進行補充,其他的還需要找張刺史商榷。只是那麼多東西,該如何運送過去?某聽幹臣言道,關外契丹遊騎較多,榆關與白狼山間最甚,你部雖打了個勝仗,但似乎並未盡取全功。”
李誠中老老實實將契丹品部目前的實力一一道出,然後道:“兵馬使,若是運送這些物資,需要至少五百兵卒押送,若是遇到契丹大隊騎兵,只需結陣而行即可,契丹騎兵都是輕騎,是不敢輕易衝陣的。”他便將自己所思考的佈陣之法盡數講明,遇到契丹騎兵時如何將車輛相連,步卒如何排陣,需要多少弓手、多少槍兵都講了一遍。
周知裕思考良久,緩緩道:“你這法子從何而來?”
李誠中赧然,他這法子其實是穿越前那些知識和道聽途說零七八碎拼湊而成,此刻也只能道:“我結合與契丹人的幾次作戰想出來的。”
周知裕對此則有些驚訝,這種結車陣對抗輕騎的法子看上去似乎可行,如果真是自己想出來的,那眼前這位可真談得上天才良將了,這讓周知裕對李誠中愈發重視了。只是法子雖好,但手下的兵都來自新募,再好的陣法也要靠人去打,真要遇到契丹騎兵的阻擊,周知裕可沒有太多信心。他決定先去找刺史張在吉商量,然後再做決定。
第五十三章 己未之冬(四)
平州刺史張在吉正在書房處理方方面面轉來的政務,聞聽周知裕到來,立刻迎入書房。
周知裕也不客套,直接道:“李誠中今日一早便回來了。”
張在吉一愣:“白狼山軍情有變?”
周知裕道:“那倒不曾。但前些時日他們卻在白狼山和契丹人打了一仗。”
張在吉問:“如何?”
周知裕道:“斬首二百七十六具。自家戰死四十二人。”
張在吉緊張的眉頭立刻舒緩下來,大喜道:“不錯!此戰結果可稟告節度府,當是近期內邊關各處少有的大勝!”說著,張在吉坐不住了,起身從案頭的一沓卷宗中抽出一本,一邊翻看一邊道:“好問兄看過邸報了吧?”
周知裕點頭道:“看過。旬月以來,盧龍塞、北口、鎮遠、薊門、孔嶺關、廣邊軍各處均在交戰,其中盧龍塞斬首一百三十五具、戰歿九十餘人,北口斬首十三具、戰歿十七人,鎮遠斬首三十七具、戰歿四十一人,薊門斬首四十五具、戰歿七十人,孔嶺關斬首五十六具、戰歿八十人……”如數家珍一般,將各處戰場的數字報了出來。
張在吉點頭,一邊翻看,一邊介面道:“以上均為契丹人的騷擾試探,唯有廣邊軍一戰,契丹人主力出動,殺敵三百餘人,我方戰歿四百人,但因為戰場被遮蔽,沒有斬首數。”看完後,又抬頭道:“因此,白狼山一戰,當是近期我盧龍軍首功!通報節度府,傳檄邊關,可鼓舞我軍士氣!”
對於李誠中所部在白狼山一戰中所取得的戰果和意義,周知裕在驗看李誠中帶回來的那一大袋子耳朵的時候便心知肚明,但他此刻的心思不在這上面。張在吉看出周知裕有些心神不寧,問道:“好問兄似乎有話要說?”
周知裕從懷中取出李誠中所列的物資清單,遞給張在吉。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