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1/4 頁)
長槍營和陌刀隊、重斧隊是頂在第一線上的強力破陣之軍,後背所受威脅較小。對正面的防護要求極大。他們本身都需要雙手握持兵刃,沒有盾牌的遮護,所以李誠中打算在這些強力軍種的正面豎立一道人形鐵盾。之所以削減後背的用鐵量,除了節省方面的原因外,也有士兵負荷過重的考慮,不是每個士兵都能在身上已經披掛全套皮甲的情況下,再有餘力外套全副鐵甲,更何況還要手持兵刃作戰。這樣的鐵鎧已經進行過三次改進,但在如何大量生產的工藝方面還有一些問題,同時,還需要在設計上做出更多的調整,以滿足重心平衡的需要。
這樣的豪華配置是這個時代絕無僅有的,將全身皮甲這樣的重甲配置到普通士兵就已經足夠奢侈了,再將其他軍隊中只有高階軍將才能穿戴的鐵甲進行全營裝備,哪怕這種鐵甲只有半身,且簡陋粗糙,也是一件令人震撼的事情。
營州目前的生產能力還很薄弱,李誠中的軍隊裝備配置幾乎動員了柳城所有的作坊,凡是民用的鐵器和日常用具,他一律向外地行商和關內進行大規模採購。所以柳城的府庫以極快的速度在消耗著,最初抄家發來的一筆橫財眼看著就花掉了一大半。當然,在李誠中的大規模採購刺激下,柳城的商業發展很快,各種作坊正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並且因為營州勞動力缺乏的緣故,各地行商在設定作坊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工匠和百姓,讓柳城的街頭比以往熱鬧了幾分。
在李誠中的規劃中,未來的營州會成為工商業為主的核心生產經營地區,以製造和商貿為主要從業模式,尤其是軍工,將重點發展。至於農業——這片地區不是重點,真正適於大規模生產糧食的地區在懷遠軍城的東邊,梁水、烏青江和鴨綠江交匯的地區。
這樣的發展勢頭很好,但是現在仍然稚嫩,至少就眼下來說,符合後勤處裝備要求的甲冑生產作坊還只有三家,一旦全部轉為生產冬季常服,甲冑的生產必然耽擱下來。所以李誠中不打算由這三家皮貨作坊來生產氈帽、皮靴、皮帶和手套,這些物件其實很簡單,只要給出一個樣品,就算最普通的牧民也能做出來,尤其是那些牧民女子,她們在整個冬天都很少外出,大部分都以縫製皮貨來打發和消磨時間,雖然速度趕不上作坊的流水線生產模式,但擋不住人多呀!
“冬季常服的皮配件由商貿科負責向百姓採購,作坊仍然生產甲冑。立刻進行第二步配置計劃,將刀盾營的輕甲換下來,配裝弓弩營。現在起全部生產重甲,力爭在九月底完成。多催促一下張老匠,讓他們兵器生產科儘快拿出成熟的鐵鎧方案,我要鐵甲!”
李誠中的命令帶有一絲強迫意味,工業科副科長魏思明和後勤處押衙鄭雙河當場就作了難。
鄭雙河還好,他只需將李誠中的命令轉給兵器裝備科錄事張老匠即可,難題由張老匠接手,魏思明卻躲不過去,他支吾道:“將軍,現在柳城的作坊就這麼些,雖然還有一些在開辦當中,但要真正投入開工,尚需一些時日。某也一直在催促各地行商,但都缺乏工匠,他們也沒辦法……”
“怎麼可能沒辦法?這些行商奸詐得緊,都是無利不起早的貨色!真要想早日開辦出來,自然是有辦法的。”李誠中想了想,乾脆道:“商貿科制定新的採購計劃,將各種軍需的收購價值提高三成!另:凡是八月底之前投入生產的貨棧,今年的貨值催稅減半!”
商貿科科長王全立時臉色就苦了下來:“將軍,撥給商貿科的採購費用不夠啊。度支科那邊說,今年的府庫早已超支,剩下的錢僅夠維持營州軍軍餉和長史府官吏俸祿,不會再給商貿科一文錢了。”
李誠中道:“這個我來想辦法,回頭讓他們先給你們撥付下去。”
魏思明自己的事情還沒理順,他有些著急,又再次插話:“將軍,就算如此,也是期限太緊。如今燕郡已復,是否可以讓某等去燕郡看看,那裡應當還有作坊。只是聽說有許多作坊之主都逃離了燕郡,工匠也缺得緊。”
李誠中毫不猶豫道:“可以!有主的作坊立刻恢復生產,無主的馬上收歸官府實行拍賣,拍賣作價為實際估算值的一半。燕郡的生產與採購之策比照柳城,總之一句話,儘可能快的開工!再有一個月,營州就將進入冬季,我不能讓自己計程車兵冬天穿著單衣受凍,更不容許他們繼續在沒有甲冑的情況下作戰,他們每受到的一處傷,每流出的一滴血,都是刻在我們後方人員臉上洗不掉的恥辱。”。。)
………………………
第七十四章 懷遠新思維(六)
李誠中急於求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