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3/4 頁)
漲,紛紛叫道:“願隨高指揮出戰!”
高明燻喝道:“隨老子衝下去!”說罷,胯上戰馬,手提騎槍,大喊一聲“殺”,帶領甲都騎兵從丘陵上衝了下去。
高明燻出其不意的衝殺將契丹人剛剛集結起來的建制衝散,他和趙原平各帶百騎,將契丹人宿營地攪成了一團散沙,如兩條蛟龍一般來回飛馳,衝進去又衝出來。每一次都衝出一條血衚衕。
契丹人大亂之下終於支撐不住,數百騎兵簇擁著主將向南潰散。高明燻和趙原平四下追擊潰兵,然後又合兵一處,向南追出三里多地,倒下的契丹敗兵不下三、四百騎。
兩人望著逃到遠方的契丹潰兵,收攏了手下的騎兵,相互對視著哈哈大笑。
“高指揮,不愧是渤海名家子弟,武藝果然嫻熟!”
“哪兒有趙虞候這般驍勇,趙虞候武勇之名。乃聯軍翹楚,真不是虛的!”
兩人心懷舒暢,相互吹捧了幾句,趙原平還罷了,對於這位渤海舊將的恭維並不怎麼放在心上。但對高明燻來說,能夠得到趙原平這位名聲享譽整個聯軍之人的誇讚,只覺渾身舒坦無比,而且高明燻還知道趙原平是大唐盧龍軍趙大將軍的子弟,身份似乎比自己要貴重得多。得了對方的看重,只覺得自己似乎真個英勇無比!
望著一地的契丹騎兵屍首。高明燻不禁暗想,原來追殺契丹人的感覺,還真是不錯呵!
短暫敘話之後,兩人合兵一處,商量接下來的行止。
高明燻推測,契丹人的騎兵不止這一支,也許不久之後就會有更多的追兵趕到,他建議立刻向東北方向行軍,向聯軍主力靠攏。對於高明燻的推測。趙原平表示接受,但他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主動求戰的戰意比高明燻要高出許多倍,他認為一味逃跑是討不了好的。
“趙虞候打算怎麼做?”高明燻問。
“找機會給他們添點麻煩!”趙原平語氣堅定的回答。
此後的幾天裡,高明燻和趙原平搭檔,在草原上和阿平兜起了圈子,他們忽而向北。忽而向東,忽而又折向南或西,遇到小股契丹遊騎便追上去斬殺一空,斬殺完之後迅速開溜。讓身後緊追的契丹大軍始終只有聞著馬糞味的機會。他們甚至藉著契丹人宿營的時機,殺入營地,斬殺十多人之後毫不猶豫的打馬就跑,讓阿平氣得牙根直疼。
兩人的搭檔非常默契,趙原平膽子大,武藝好,善於帶軍衝陣,高明燻嗅覺靈敏,對危險更有一種天生的直覺,每每在最艱難的時刻玄之又玄的提醒趙原平逃出契丹人佈下的陷阱。兩個人這麼一通攪和,將草原攪得天翻地覆。
負責肅清和驅逐懷約聯軍的阿平這些天怒到極點,他從來沒有打過那麼窩囊的仗。阿平連續佈置的幾個口袋都被這股懷約聯軍識破,繼而從容溜走,讓阿平在眾多契丹頭領和長老面前大失顏面。不僅如此,姓高的和姓趙的這兩個敵將還在一路的逃亡中斬殺了很多隊契丹遊騎,其中包括阿保機調撥給他的撻馬侍從親軍。最令阿平感到憤怒的是,他們甚至擊敗了愛將赤臺的部眾,損失超過三百,同時還偷襲過一次自己的主營,令阿平臉上蒙羞。
憤怒的阿平從饒樂山大營中再次抽調了更多的騎兵參加對兩人的圍剿,發誓抓到兩人之後定要千刀萬剮。
當騎兵們攜帶的肉乾和口糧快要吃光的時候,兩人決定脫離戰場了。
“五天了,鍾都虞應當收到咱們的信了,一號和二號宿營地也應當清理妥當了,老趙,咱們是回去的時候了。”
“嗯,今夜好好歇息,明日就撤,老高,照你的方案,先回二號營地,如果沒有甩脫契丹人,咱們就去一號營地,想來契丹人不會追到那麼遠的地方吧。”
兩人如今是親密戰友,雖然年歲都不大,彼此卻相當親熱的互稱“老高”、“老趙”。這種稱呼方式傳自營州都督李誠中,如今已經成了整個營州系統內的風氣。
懷約聯軍在松林坡和長甸分別設立了兩處營地,其中長甸為二號營地,專門補給暫編騎兵二營,松林坡為一號營地,用於補給暫編騎兵一營。長甸離此一百五十里地,松林坡則在更靠扶余城的東北方二百多里之外。
高明燻和趙原平之前已經派出飛騎,向位於扶余城的懷約聯軍都虞候鍾韶發出信報,稟明瞭當前的敵我狀況,並且請求將兩處營地的後勤輜重騰空,只留夠剛好補充兩都騎兵之需的輜重便可,以免當二人返回之時,萬一沒有甩脫追兵,則兩處營地的物資將會出現重大損失。
商量妥當,兩人向麾下騎兵宣佈了這個決定。兩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