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部分(第3/4 頁)
氣。這種傲氣在正兒八經的營州軍面前雖然矮了三分,但在河東軍東陽都面前,卻足以挺直腰板,更何況東陽都如今還要吃他們的飯!
所謂吃人最短,東陽都很快便從箭頭調了過來,被李青拉到上東山前寨中,接手了打掃工作。將屍首搬運出來,將血水以黃土掩蓋,然後又被李青用來頂替民夫的功用,在後勤都的指揮下,修補各處破損的兵舍和柵欄,並且將後寨進行加固,將防禦中心由前坡改換到後山小道處。
等忙完這些事務,已經兩天時間過去了,他們每人得了一斗糧食,然後歡天喜地的回到箭頭。走的時候,被幽州旅官兵以不屑的目光鄙夷了好半天而不自知。
好戰的趙原平繼續將指揮部前移,從長平村遷到了寺莊,他的下一步打算,就是拿下上東山位於山樑下的後寨。
實際上從上東山的戰術佈局來看,失去了前寨的遮蔽,後寨已經無法可受了。後寨依靠著山樑,在山樑南麓建營,上樑上面狹窄,無法佈置重兵,而營寨則向南,面對的是高平以北的寬闊平地。
在這片平地上,失去了前寨的庇護,盧龍軍的騎兵可以在步卒的有力支援下,將後寨和高平之間的聯絡掐斷,對後寨形成實質上的圍困。如果宣武軍要想溝通與後寨的聯絡,就必須召集大軍北出高平,在這片平地上與盧龍軍上黨行營尋找決戰的機會。
盧龍軍可以選擇打,也可以選擇不打。如果選擇打,那是另一種戰略,姑且不論;如果選擇不打,那麼宣武軍就會陷入消耗之中,他們不可能僅僅為了維持後寨的糧道,而將上萬大軍長期囤積在野外,這種做法是個正常的軍官都不會去做。要想維持糧道,他們就必須擴大後寨的規模,或者乾脆在後寨旁邊重新修築一座新的萬人軍寨,而這樣的工程,耗時耗力且不說,想要在修築期間頂住盧龍軍的襲擾,就是件令人頭疼的事情。
事情的發展也在上黨行營的預料當中。第五天的時候,從高平方向開出來一支上萬人的軍隊,當先將旗上繡著一個斗大的“侯”字,侯言終於率軍趕到了。侯言不是來和盧龍軍交鋒的,他將碩大的軍陣擺在了上東山下,圍著山上的前寨進行了幾次試探性攻擊,然後就緩緩後退了。
在盧龍軍後勤都的辛苦努力下,上東山前寨已經有了固若金湯的雛形,不是缺少大型器械的侯言所部能夠短時間攻打下來的。
與侯言一起後退的,是後寨中的兩千名士兵,他們將物資裝在大車上,然後跟隨宣武大軍緩緩撤回了高平。在走的時候,宣武軍放了一把火,這把火足足燒了一天一夜,將後寨徹底焚燬。
過了一天,趙原平命令後勤都和幽州旅開赴被焚燬的後寨,在原地重新搭建一座小型軍寨。頂替幽州旅賣苦力的,仍然是河東軍東陽都,為此,幽州旅付出的代價是七十石糧,以及十五隻羊。
到了五月二十五的時候,幽州旅終於住進了山樑下新修建起來的軍寨,在上黨行營最新的沙盤標註中,這裡被更名為上東山前寨,原來的前寨,則更名為後寨。到了六月初一,後寨和前寨之間立起了一座簡易軍營,盧龍軍將其作為屯兵之所,駐紮了三個營。同時,行營再度遷移,前置到了後寨之中,趙原平和斡麻裡坐鎮上東山,開始尋機南下高平。(未完待續。。)
第六十二章 兩河輪戰(八)
ps: 感謝eagle周兄打賞,感謝c2256、秦楠、屁股熊、水家河蟲等兄弟的月票鼓勵。
盧龍軍上黨行營拿下上東山前後寨、兵鋒直抵高平的訊息,被潞州番汗內外馬步軍總管衙門飛報晉州大營。
如今的晉州城內,再次屯集了河東軍各支主力,總兵力達六萬,其中戰兵三萬餘。晉王李克用從晉陽南下晉州,坐鎮前敵,親自指揮這一場籌劃已久的反擊,準備收復絳州、慈州和蒲州等失地,從西面威脅東都洛陽。跟隨晉王南下的,有監軍張承業、衙內軍大將李嗣昭和周德威、番漢內外馬步軍總管李嗣源等數十員,河東將領幾乎傾巢而出。
河東軍的大舉南下,是與盧龍軍密切聯絡後的產物,按照雙方的共同作戰部署,盧龍軍進入上黨盆地,目的還是為了從東線配合晉州方向作戰,晉州方向才是真正的主攻戰場。
李嗣源接到潞州發來的軍報後,也不禁感到略微吃驚。盧龍軍上黨行營集中的兵力只有區區四千人,面對的宣武軍卻超過十倍不止,能夠以客軍身份,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內拿下上東山前後軍寨,這份實力確實值得引起關注。
這份軍報對整場戰鬥的描寫相當詳細,因為上黨行營中有河東軍官參與的原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