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部分(第3/4 頁)
,西軍則控制義視和南朝的後龜山天皇之重孫,雙方均以自己為正統,稱對方為賊軍。
後來發生了一件大事,依附於細川勝元的足利義元突然離開東軍並逃到伊勢國投靠北畠教具。
足利義元之所以離開的原因是擔任足利義元和足利義仁的細川勝元傾向於廢足利義元繼承人的地位而立足利義尚為將軍,沒有履行把將軍職位讓位給足利義元的承諾。
足利義元在伊勢國待了一段時間,後來在細川勝元和足利義仁的遊說下返回東軍,但又再次逃走到比睿山。
這給了西軍一個機會,西軍熱烈歡迎被擁戴為“新將軍”的足利義元,以與東軍對抗,使得戰鬥更加複雜。
長期的戰亂以與盜賊橫行使京都市街地荒廢,由於地方守護大名的介入使戰線拉長,這導致東、西軍的厭戰氣氛增大。
在李雲天看來,這場東、西軍之間的戰鬥意味著倭國舊勢力的沒落以及新興勢力的抬頭,從鎌倉時代後期開始,以名門武家、公家為首的舊勢力不斷被隨生產力上升而壯大的國人、商人農民等取代已有權益。
由守護大名合議制組成的聯合政權室町幕府中,除了三代將軍足利義滿以外,剛成立時將軍的權力基礎都十分脆弱,同時守護大名也自身難保,他們的權力漸漸受到守護代或有力家臣強大的影響。
這種稱為下克上的效應不斷在全國擴散,守護大名們轉化為戰國大名,日本的室町時代步入戰亂期,迎來了倭國的戰國時代,殘存下來的莊園制度等舊制度開始迅速崩壞、持新的價值觀的勢力開始登場。
在那個時候由長子繼承家督政權的體制因種種原因並未完全確立,這就是將軍家守護大名家為了爭奪家督而發生的“御家騷動”的原因。
以長子繼承家督、在豐臣秀吉天下統一以後制度化、江戸幕藩體制中確立,在明治時代的舊民法法制化以及在戰後的民法繼續修正。
另外,這場東西軍的大戰也使得李雲天趁機透過貿易從倭國獲得了大量的白銀等貴重物品,並且允許倭國的各守護大名借貸,這使得原本就貧瘠的倭國背上了沉重的外債。
很多人都不明白李雲天為何要借錢給倭國,這錢要想拿回來可不容易,李雲天肯定不會平白無故地這樣做。
他之所以給那些守護大名提供資金,一是使得那些守護大名能發動更加猛烈的攻勢,在戰爭中消耗倭國的兵力,二來也是使得倭國原本就不怎麼好的經濟雪上加霜,未來將不得不依靠大明的救助。
在李雲天看來,如果能用金錢來消弱倭**隊的力量進而減少明軍將士在戰爭中傷亡的話,很顯然是一筆非常划算的買賣。
東、西軍的這場大戰中,除了九州島和北海道島部分地區外,倭國其他地區的大名皆捲入其中,雙方的勢力並沒有明顯的界限,犬牙交錯地糾纏在一起。
像守護大名中的斯波家和畠山家,同宗兄弟分屬東軍和西軍,為了各自的利益鬥得不可開交。
九州島和北海道島由於距離倭國的京都太遠,並且兩個地方的大名歷來與幕府的關係不怎麼好,所以使得這兩地的大名得以擺脫戰爭的漩渦。
說起來,九州島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分為筑前、筑後、豐前、豐後、肥前、肥後、日向、薩摩和大隅九國,故而稱為九州。
歷史上,九州島捲入這場東、西軍大戰的有兩國,即筑前國與豐前國,這兩國的守護大名是大內政弘。
大內政弘可是倭國舉足輕重的,大內氏的第十四代家主,領有九州島和筑前、豐前兩國,以及本州島的周防、長門兩國全國,還有本州島安芸國和石見國的一部分,實力強大,是西軍的主力參戰部隊。
與別的守護大名不同,大內政弘的文化造詣精深,是倭國著名的文人。
值得一提的是,筑前、豐前和周防、長門是大內政弘在東、西軍交戰後奪取的領地,
在李雲天看來,大內政弘是一個能文能武的全才,利用倭國的這場戰爭迅速擴張了領土,無疑是這場戰爭中當之無愧的贏家。
不過,大內政弘的運氣有些差,他的領地正好與朝鮮隔對馬島相對,這意味著李雲天將會以大內政弘的領地為突破口,打響此次東征大明的第一戰。
按照李雲天事先制定的計劃,明軍的東、西兩路大軍將在九州島南、北同時登陸,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上下夾擊九州島上的守護大名,迅速掃除九州島上的武裝勢力,進而集中力量應對來自本州島和四國島的倭軍。
第1451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