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頁)
也是僥倖,”他身邊的澄州府尹擦著汗心有餘悸地道:“隕星墜落最密集之處,原是一片廣植大豆的沃野良田,還有好幾個過百戶的村子。前不久恰巧被本地大戶李大善人成片成片買去,把人都遷走,把豆子收了,把地翻耕引水,說是準備改種水稻。這豆子還沒熟透,本地又從無種植水稻之說,當時方圓百里,引為笑談。都說這李大善人是發瘋了——豈料便有如今這禍事!如果沒有李大善人此舉,如若這地裡還是連片大豆,這火,怕是還要大上幾倍!這死的人,更是難以想象!”
“也還有一件幸事。”另一府吏亦插嘴道:“隕星也有不少墜落城裡的。恰巧那時北邊鄉里的劉舉人家娶親,請到了名滿天下的戲班子杏花班來助興,連唱三天大戲。闔城老小都被引去看了,都躲過了一劫!現下想想,李大善人與劉舉人這二人功德大了去了!”
“到底還是託太子殿下的洪福,託天家的洪福!”府尹忙又道。
李憶心煩意亂地舉舉手,止住他們的恭維。
上蒼何曾垂憫世人。這些事兒原是再世重生的他一早安排下的。
可是現在看著這火場慘狀,李憶又不禁惱悔:是不是自己該一早將所有事情合盤托出,則可讓更多人活下來?
不會的。他旋即搖搖頭,穩穩心神:天下人信不信自己先且不說,這樣人煙密集的京畿重地,若引發恐慌,那造成的傷亡,會遠超現下的處置方法。
“稟殿下,風勢太大,小楊堡已棄守!”親兵匆匆跑來稟報最新情況。
李憶毫不猶疑:“撤!小楊堡至伏楊城一線,半個時辰之內,所有有人員撤到淨水河之後!”
“稟殿下!”又一人來報:“依殿下令,淨水河之後的裡莊至明山一線,需要在大火到來之前,淨為白地。然明山乃六皇子明王殿下產業,明王殿下家僕抗令不遵。。。。。。”
“抗令者殺無赦,以後此等適宜不必稟報。兩個時辰之內,這一線必須寸草不生!”李憶道。
。。。。。。
火勢絲毫不減、太子率部苦戰,然步步後退的訊息一條條傳入京城,不由得京城上下不驚疑,漸漸釀起風波。
這些風波,便是深居章華殿的方錦安都能察覺到。
她難得的不復從容。“秋幹物燥,若是無雨,我都想不到有什麼法子能扭轉形勢。”這夜,她久久徘徊於庭院中,仰觀天際。
“殿下總不會讓這火燒到京城來,娘娘儘管安心便是。”謝岫道。她自然是所有人中最輕鬆的。重生一世的她清楚知道,這場火誠然燒不到京城來。
可是方錦安又豈能安心。“看不到一點雨啊,看不到一點雨。”她只管仰著頭望天。
“娘娘這般神通廣大,還會測雨的?”謝岫也抬頭看看:月明星稀,天幕上倒是有些不薄不厚的雲。
“會的。”豈料方錦安點頭道:“我能觀測出三五日內的天象變化,還是挺準的。”
謝岫一臉的驚訝:“這麼厲害!”
“厲害也沒有用。”方錦安嘆息一聲:“這世上,總有窮究人力也無法掌控的事情。”
“是啊,我們是人,又不是神仙,”謝岫安慰她:“終擺脫不掉苦難窮厄的,娘娘也莫強求。”
這話另方錦安對她刮目相看:“想不到你小小年紀竟有這心胸。”她伸手颳了一下她鼻子。
話雖如此,她卻固執地繼續望天,不肯回去歇息。任月過中天,露溼重衣。
謝岫怎麼勸都不行。“你這樣肯定又會發病的,殿下回來,我可怎麼向他交代!”她後來都生氣了。
“他可如何向天下人交代啊。”方錦安只喃喃自語。
將曉時分,又一道快馬馳入京城,送來訊息:昨夜北風大盛,火仗風勢,一夜之間南下百里!
朝中的風波,頓時釀成滔天之勢。
作者有話要說: 這裡是努力補文的作者君,今天要有三更。。。。。。
第45章
不足三百里的距離; 快馬一個白天即可抵達。
而火; 行進的速度顯然比馬更快。
京中的騷動; 由人心蔓延至大街小巷,百姓高門,開始紛紛打點行裝出逃。
朝廷重臣們則聚集於皇宮,輪番苦勸崇元帝; 一則勸皇帝離京暫避,再者; 則是把火事這汙水往李憶身上狂潑; 勸諫皇帝召回李憶,以他人代之,另則將李憶重重治罪,以平上天之怒。
崇元帝任眾臣各抒己見; 鄭重思考一番之後,決意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