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3/4 頁)
後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選了兩個高手留下來不走了,去尋找孫綱的下落,讓已經受傷的蘇鑫帶著大家上艦回國,只是要求大家把彈夾都留下來給他們,他再次和劉冠雄約好了接應地點後,就去找孫綱的下落去了。
這三個“蘭博”一路上打探孫綱的下落,並順手解決掉能遇到的“不順眼”的落單目標,由於害怕孫綱被抓到日本人的營地裡,他們重點“照顧”了日本人設在城市中的指揮部,結果沒找到孫綱,卻“一時興起”殺了好幾個日本將軍,弄得日本人膽戰心驚,立刻開始了後方大搜捕(聽說還從國內調來了箇中高手對付他們),他們三個憑著敏捷的身手,先進的裝備和充足的彈藥,把日本人的後方鬧了個天翻地覆,卻哪裡想到,北洋船政大臣此時已經被“美女秘書”所在的朝鮮游擊隊救走了。
(一百六十一)不在的日子裡發生的事
在大海撈針般的找了N天一無所獲反而捅了大量“馬蜂窩”後(日本人派出了好多人要來幹掉這些“清探”,其中就包括“天佑俠團”和什麼“玄洋社”),眼看著和“鎮遠”接頭的日子就要到了,詹淑嘯等人決定先和水師來人會合,沒想到“鎮遠”不但把林文昊和戴雄飛給捎來了,劉冠雄還帶來了令人不安的訊息。
原來因為孫綱率軍在朝鮮作戰失蹤,朝廷得到榮祿的奏報後大驚,以北洋水師提督及北洋船政大臣皆為要職,不可無人,任命宗室子弟載為北洋水師提督,載瀾為北洋船政大臣(聽說這兩位爺都是京師武備學堂畢業的,主修海軍,還在“昆明湖水師營”操練過,孫綱知道後不由得失笑,昆明湖也能練出海軍?),即刻赴任。林文昊等人一聽就急了,立刻乘“鎮遠”趕赴朝鮮和詹淑嘯等人會合,一同尋找,劉冠雄只得和他們約好了時間後返航,回去後沒想到日本人這時候居然又來添亂了。
由於中國海軍的襲擊艦襲擾作戰和潛艇對日本海上航線連續不斷的攻擊,給日本國內造成了巨大的恐慌,而且日本人在上次甲午戰爭中也嚐到過襲擊艦戰術的甜頭,他們也開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派出襲擊艦攻擊中國沿海,由於長江一帶是英國人的勢力範圍(上次日本人的襲擊就引起過英國人的抗議),山東一帶德國人又在那裡虎視眈眈,日本人於是將目標鎖定在了渤海灣地區及福建臺灣一帶,但渤海灣這裡又是北洋艦隊的駐地,日本人在這裡不敢虎口拔牙,只能小小的騷擾一番,但仍然有膽大包天的主兒居然打到了天津附近海面,悍然炮轟大沽口炮臺。雖然炮臺守軍英勇抵抗,逐退日艦,但仍有數艘商船和漁船被日艦擊沉,軍民死傷數百人,訊息傳出,朝野震動,光緒皇帝大怒,下令北洋水師“嚴防渤海灣,勿使倭艦偷入一艘,若有疏慢。定唯該提督是問”,同時又命令“北洋水師速派鉅艦炮轟倭京,以申民憤”,要把這一“巴掌”打回來。既要嚴防,又要攻擊日本本土,這兩個極為“矛盾”的命令幾乎是同時下達的。可把新任的北洋水師提督載愁壞了(聽說這位爺不但什麼海軍業務也不懂,而且還暈船,整日裡只知道在水師衙門裡接收朝廷地電令,人稱“電報提督”),這時,“善解人意”的劉冠雄和水師眾將計議後,給載提出了個作戰方案。即以速度較快的“龍揚”和“開遠”兩艘戰列艦同巡洋艦“海寧”“海菁”“海陵”“海灃”一起,攻擊日本本土,炮轟東京,同時讓雷擊艦分隊在日本海域佈雷;以速度較慢的戰列艦“定遠”和炮艦“金元”號在旅順和威海之間來回巡弋,防止日艦襲擾;以“鎮遠”號戰列艦和“追日”號巡洋艦到朝鮮海域實施威懾攻擊(主要目的其實是看能不能接應回孫綱和詹淑嘯等人)。防止日軍從本土增援。平心而論,劉冠雄提出的這個作戰方案可行性其實是很高的,滿足了皇帝有些不切實際的要求。載本來對海軍不買他這個提督的帳很是惱火,看到這些將領居然主動配合當然喜出望外,只是對劉冠雄要求他親自上“龍揚”號帶隊前往日本本土有些恐懼,一來他老人家暈船的毛病從來就沒好過,二來聽說林泰曾就是在艦上中炮陣亡地,他有些擔心自己也步林泰曾的後塵,可劉冠雄“委婉”地說如果提督不在艦上。會影響士氣(其實大家都認為他在艦上才會影響官兵們的情緒)。而且皇上知道了也會責怪他膽小,這位爺沒辦法。只好膽戰心驚地上了“龍揚”號,開赴日本攻敵,在到了東京灣後,日本海軍面對這艘目前遠東最大的戰列艦,“無一船敢攖其鋒”,只是用魚雷艇向“龍揚”號發動了在北洋水師官兵看來簡直是自殺的攻擊行動,在北洋諸艦的轟擊下,這些魚雷艇全部被摧毀(聽說還轟出了日本一位海軍“軍神”),北洋艦隊隨後炮轟東京,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