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身又回城門處去了。薛冰見於禁行的遠了,遂安排親衛婢女收拾新宅。
其實此宅內早有僕役侍女,薛冰這一行人只需要把隨身所攜帶之物安置好,便可以好好的休息。
次日,薛冰早早起身,收拾妥當之後便去求見劉備。於外等候了片刻,侍衛通報後忙請其入內。薛冰隨著侍衛走了一陣,便入得後院當中,劉備卻正於一亭內與諸葛亮,龐統敘話。薛冰見狀,忙上前見禮,劉備聞聲,見是薛冰,笑道:“子寒歸來,我甚喜之。”遂請薛冰入坐,而後道:“子寒舟車勞頓,怎的不多歇息幾日?”
薛冰道:“聞主公相招,敢不早至?”劉備道:“卻也不急於這一兩日。”而後又道:“本待過得一兩日再與子寒商議,既然子寒已至,便趁此時解決吧!”薛冰疑惑道:“卻是何事?”
諸葛亮笑道:“子寒卻是忘了?先時於荊州時所提的軍事改革一事,當時因主公入川,尚未來得及施行,如今西川初定,加之連番大戰,也確實需要修養生息一番,我與主公商量一番,覺得於此時改革軍隊,最是合適,遂請子寒歸來,共議此事。”
薛冰聞言,這才知乃是為了軍隊之事,遂道:“不知主公與二位軍師,準備如何改革?”
劉備聞言,道:“我與二位軍師商議許久,已有了個大概,只是不知子寒尚有何見解!”
薛冰道:“主公與二位軍師,可曾商議過精簡軍隊之事?”
劉備道:“卻不知當如何精簡?”
薛冰思量了下,道:“可先將軍中年未及十六者,送去學院,待過得幾年,再充入軍中。年過四十五者,傳送耕地,房屋,令其退出軍隊,專心農務。”
劉備邊聽,邊點著頭,道:“如此最好!”
薛冰見劉備同意,便接著道:“如今主公雖得西川,然川中百姓較之他州,都少上許多,如今川中百姓不過百萬,尚不及荊州半數,因此,無法招募太多兵士。是以應當集中部隊,屯於各處險要,而一般郡縣,只留普通鄉勇既可。”
劉備聞言不甚明瞭,問道:“此話卻是怎講?”
薛冰道:“便是一般郡縣,不屯軍兵,只教其組建一支鄉勇,維持城郡秩序。”這卻是薛冰想了好久想出來的辦法,如今劉備兵力微弱,而川中人口較少,也限制了劉備大規模招募兵士的能力,於是將軍隊劃分幾個等級,將精兵集中起來,作為機動兵力。一般城郡,以新兵或者後備部隊守備。而那些不甚重要的地方,只須用老兵或者鄉勇維持秩序便可。說簡單點,便是弄出一個類似警察的機構維持平時治安。而軍隊,只負責打仗。
薛冰將大概的概要解釋了一便之後,劉備道:“此法甚好,可記下,以待推行。”而後又道:“子寒可還有何建議?”
卻說劉備聽了薛冰的建議之後,問道:“子寒可還有什麼建議?”
薛冰尋思了一陣,道:“主公當早謀漢中!”
劉備聞言,與諸葛亮、龐統相視一笑,謂薛冰道:“子寒所提,正是我與軍師所議之事。”頓了下,又道:“二位軍師皆向我提議,應當儘早進取漢中,以將西川門戶把住,奈何我軍連續征伐,加之西川初定,實不宜再動刀兵。”
薛冰道:“主公所言甚是,現時還要以穩定西川為緊要。”
劉備聞言,知薛冰已無話要講,遂與諸葛亮談起治理蜀境之事。這二人一談治理之策,薛冰便閒了下來,只能坐在那聽著二人討論。
其時也無什麼好的治理之策,只得沿襲舊制,然後將劉備本身的班底與川中遺留下的官員進行混編。諸葛亮和龐統依舊沒有得到固定的官位,仍舊是掛著軍師的名頭,但是劉備每件事,都要詢問他們兩人。
而一涉及到軍事,又要問問身旁的薛冰。
談了一日,最後與薛冰有關係的事情卻也不少。薛冰在腦中將事情整理了下,大概可以為幾個步驟。
首先,就是要裁軍。薛冰將親自負責這一事宜,將軍中年齡超過四十五者,列出名單,而後除軍籍,放其歸農。而這些人在歸農之後將在當地負責治安問題,也就是轉為地方武裝。而劉備這一方政權,將會為其提供最低的糧餉。這些人,主要還是靠退伍時領的土地自力更生。
然後就是將低於十六歲者,通通送進新成立的西川書院當中。西川書院是根據諸葛亮的建議,在劉備徹底控制了西川之後建立起來的,其模式完全參考荊州書院。現在荊州書院的軍學院已經出了第一批的短期畢業生,根據關羽和徐庶的書信上所言,這批畢業生的注入,使得荊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