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第1/4 頁)
也許是受到《五代會要》的鼓勵,工部尚書判大理寺竇儀上奏,長期以來刑統科條繁浩。不便執行,請別加詳定。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更不是單純的學術之事,要知道範質年前曾經受命編輯《大周刑統》,這才剛剛過了年餘。這竇儀就跳出來表示質疑,身後若是無人撐腰。他豈有這翻案的膽量!
朝野上下頓時將目光盯在了最近炙手可熱的董遵誨身上,難道說他想把範質拉下馬,也換上自己的親信,這樣的話只要董遵誨拿下魏仁浦,朝廷可就成了他董遵誨的一言堂!
董遵誨對此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他知道一點,自己完全可以拋開表面假象,透過利益的得失來尋找幕後黑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如果那竇儀是自己策動,那自己一定會與範質交惡,而範質要想保持威信,就得主動起來對抗如日中天的自己,這樣一來,他勢必要對魏仁浦等人多加籠絡。而且魏仁浦也可藉機來避開董遵誨的敵視,消除張瓊事件帶給他的惡劣影響。如此看來,最後的得益者就是魏仁浦,而這竇儀定然是聽了魏仁浦的挑唆!
分清楚利害關係,董遵誨對付起來更是遊刃有餘。在大朝會上,董遵誨主動表態,大周刑統乃是首輔範質嘔心瀝血之作,不僅適用於現在,也適用於將來,短期內並無修訂的必要!
董遵誨一言已出,黨附於他的朝臣們紛紛出言附和,魏仁浦怎麼也沒有想到,董遵誨居然甘心放棄這打擊範質的好機會,來不及出言贊同的他頓時變得極為顯眼!
範質到了現在,哪裡還不明白是魏仁浦搞的鬼,心中也是十分氣憤。但範質為人風趣大度、胸懷坦蕩,他曾對人說過:“人能鼻吸三鬥醇醋,即可為宰相矣!”
現在朝堂上這個局勢,他與魏仁浦合則兩利,分則會被董遵誨各個擊破,失去了所有的話語權。考慮到這個問題,範質先對董遵誨稱謝,而後主動說自己修正刑統時事務繁多,對繁雜重複的國家律令並沒有修改徹底,導致現在判決輕重無據,有些官吏更趁此徇私舞弊!有介於此,範質主動請求朝廷派人對大周刑統進行詳定。
魏仁浦也認識到自己舉動的不妥,趕緊出言附和。但是大家此時已經看清楚他的態度,他的亡羊補牢之舉反而弄巧成拙。
倒是董遵誨見範質意志堅定,便也改變立場,同意重修刑統,不過董遵誨也向朝廷說明,編纂的總負責人必須由範質承擔,要不然對範質實在是不公。對此,群臣全都附議。
於是郭信下詔,命範質、蘇曉、張希護、奚嶼等參照唐律,在《大周刑統》的基礎上重加詳定。在範質的精心指揮下,不久便定稿出書,共三十卷。
卷一至卷六名例律,二十四門五十七條;卷七至卷八名衛禁律,四門三十三條;卷九至卷十一為職制律,二十二門五十九條;卷十二至卷十四戶為婚律,二十五門四十六條;卷十五為廄庫律,十一門二十八條;卷十六為擅興律,九門二十四條;卷十七至卷二十為賊盜律,二十四門五十四條;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四為鬥訟律,二十六門六條;卷二十五為詐偽律,十門二十七條;卷二十六、卷二十七為雜律,二十六門六十二條;卷二十八為捕亡律,五門十八條;卷二十九、卷三十為斷獄律,十七門三十四條。
成書之後,在董遵誨的建議下,皇帝郭信下令刻版摹印,頒行全國。可以說修書之事不但沒有影響董遵誨與範質之間的關係,反而彌補了兩人此前的某些爭端。
當然裡外不是人的魏仁浦,也只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不過,魏仁浦雖然這次弄巧成拙,卻依舊保持住自己的宰相風範,一如既往地在朝堂上與董遵誨相爭。雖然有些個不識時務,但多少也顯示了他的執著。
這一日,戶部郎中沈義倫自吳越歸朝,在朝堂上進行例行述職。就在大家聽得昏昏欲睡的時候,沈義倫突然拜倒在地,對皇帝叩首說道:“陛下,微臣北返之時,眼看著淮南等地再度發生饑荒,揚州等地更是有多人餓死。百姓們家無存糧,賣兒賣女甚至易子而食!當地官衙根本就沒有糧食接濟,而駐軍營中卻屯糧甚多。微臣請求陛下恩准,將各郡所儲軍糧暫時借貸給百姓,讓他們度過饑荒。至於其中的缺口,只要等到秋收時讓百姓歸還新米就是,完全可以彌補!”
雖是向皇帝懇請,但沈義倫的眼睛卻一直盯著董遵誨等人,他也知道皇帝智商有問題,一切軍政大事全都依仗董遵誨等人處理。果然,就見郭信打了個呵欠,對他說道:“愛卿所言之事著宋王等人商議就是,朕稍後自會用璽,退朝!”
郭信懶洋洋離開朝堂,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