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3/4 頁)
:“朕早聽聞皇叔家的孫子養得極為驕縱,也該受些教訓了。今日幸好是遇上了太子和福兒,若是遇到的只是普通百姓,豈不是就要被欺了去?”說著搖了搖頭:“皇叔素來精明果敢,唯獨在教導孫子一事上,實在差強人意啊。”
“若論及教導子孫,又有何人比得上您呢?咱們宮裡頭,太子天資聰穎、文武兼備、人品貴重,自不消多說,底下的三皇子、四皇子與幾位公主,也都是孝順君父、友悌兄弟之人。外頭人說起咱們皇子和公主,又哪個不誇的?這都是皇上教導有方啊。”大太監捧了捧明宣帝:“皇上也是淳親王之孫的長輩了,由您出面教導淳親王之孫,再無不妥之處。”
雖知是奉承話,明宣帝聽著卻倍覺悅耳,笑罵道:“你這老貨,只會撿好聽的話說!得了,別再誇他們了,若是他們聽了,還不知要何等得意忘形呢。”
大太監眼觀鼻鼻觀心:“幾位皇子公主都不是輕狂之人,皇上只管放心。”
說話間,又一名小太監小跑著進來,低著頭,不敢直視君顏:“皇上,聽聞鄭貴人來之前,曾在柳妃娘娘宮裡坐了坐。”
“柳妃?”明宣帝口中念著這兩個字,露出意味不明的神情來:“她對於這件事,倒是關心的很啊!”
小太監不敢接這話,僵在原地。
明宣帝扭頭問大太監:“朕記得,鄭貴人與蔣嬪情同姐妹,當時朕還奇怪,蔣嬪這般聰敏之人,怎麼會與鄭貴人這榆木疙瘩這般要好,想不到,鄭貴人倒是個外忠內奸的。”
蔣嬪與鄭貴人初入宮闈時都是無權無勢的低位妃嬪,後來,蔣嬪因營救林嬌怡有功,入了明宣帝的眼。承寵後,蔣嬪也沒忘了自己的好姐妹,將鄭貴人引薦給明宣帝,因此,明宣帝對這兩位妃嬪之間的關係倒是印象頗深。
鄭貴人雖然生得顏色更好些,但因為人駑鈍,不如蔣嬪得明宣帝喜歡。若不是鄭貴人肚子爭氣,為明宣帝誕下了五皇女,恐怕明宣帝早就把她拋到腦後去了。
如今,鄭貴人受了柳妃授意,來明宣帝面前搬弄是非,眼看著就要失寵,但蔣嬪如今還是有些聖眷的,更何況蔣嬪所出的七皇子聰明伶俐,頗得明宣帝喜歡,此時踩鄭貴人一腳也就罷了,若要順帶著把蔣嬪也給拉下水,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大太監權衡了一下,道:“聽聞鄭貴人近些年來與蔣嬪關係大不如前,反倒與柳妃娘娘走得更近一些。”
“鄭貴人果然是個愚蠢之人,比起蔣嬪,竟更願意相信柳妃。”
明宣帝皺了皺眉,對鄭貴人的感觀又差了一分。
被二人評價著的鄭貴人一步一步走回了自己所在的宮殿。
身邊的大宮女一邊兒攙著她的手一步步拾級而上,一邊兒擔心地道:“主子,此番您沒能完成柳妃娘娘囑託之事,柳妃娘娘會不會怪罪您?”
鄭貴人面無表情地道:“怪不怪,也就那樣了。我已經把她讓我說的話說給皇上聽了,至於皇上相不相信,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柳妃娘娘從來不是好性兒的人,您……”大宮女很是為自家主子著急。
“頂多把我叫過去訓斥幾句罷了,她還真能對我喊打喊殺?我都不怕,你怕什麼?”
大宮女看著鄭貴人麻木的樣子,心頭湧起一股淚意:“奴婢替您委屈啊。原以為,得了皇上青眼,就可以苦盡甘來了,誰知,您竟過得這麼苦……要不,您去求一求蔣嬪娘娘,讓她給您出個主意吧?蔣嬪娘娘素來聰慧,也許她會有法子……”
鄭貴人腳下的步子頓了頓:“不必去找她。”
“主子,蔣嬪娘娘來了,她在偏廳等您。”才剛回到自己的宮殿,鄭貴人便聽到底下的人來通報。
大宮女的眸光陡然一亮,鄭貴人卻蹙著眉,大步走進了偏廳。偏廳中,一名女子正斜倚在床邊,看著庭中花開花落。聽到腳步聲,她回過頭:“鄭妹妹來了?”
“給蔣嬪姐姐請安。”
“妹妹如今,與我倒是生分了。我還記得,妹妹初入宮時,與我十分投緣,見了我,就姐姐長,姐姐短個不停。那時,我們都不得寵,受驚宮人的白眼,能夠信賴的,只有彼此。”蔣嬪說著,搖了搖頭:“再不曾想到,我們會有今日。”
兩人是什麼時候開始疏遠的呢?是從蔣嬪入了明宣帝青眼開始,還是在兩人雙雙做了母親之後?又或者,是在兩人收到柳妃的招攬之時起?
蔣嬪雖明面上投靠了柳妃,實則並不甘願任由柳妃擺佈,鄭貴人則恰恰相反,柳妃說什麼,她就做什麼,宮裡不少妃嬪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