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1/4 頁)
分擔些火力,淳親王就是硬著頭皮要會把事情辦成,更何況,在淳親王看來,這兩位主兒也的確有很大的嫌疑——當然,不是在攛掇他孫子犯錯上,而是在慫恿他兒媳上。
“臣的兒媳不爭氣,身邊兒有兩名丫鬟,說是兒媳的陪嫁,實則已經被外人所收買。經查明,那兩名丫鬟,身上有李家和穆家的信物。臣不知那信物究竟從何而來,不敢妄下結論,一切便有皇上來定奪吧。”
人是別人的人,這一點,淳親王沒有說錯。淳親王所需要做的,只是儘可能將那兩名丫鬟與李淑妃與穆賢妃扯上關係。至於明宣帝信不信,就不是他能夠左右的了。
不過想來,縱然查不出什麼,明宣帝的心裡頭,也會埋下一顆疑惑的種子。
後宮中那個每次算計了人都能夠全身而退的人,遲早要聰明反被聰明誤。正是因為她是如此的聰明,每次做事都讓人抓不住把柄。哪怕這次查不出什麼,明宣帝也會把整件事情算到那人的頭上。
作者有話要說: 不造我在寫什麼,今天卡文……湊合著看吧。
晚安,麼麼噠
第110章
“此番,阿德也算是被人利用。如今在宗人府裡呆些日子,也算是讓他長長記性了。過幾日,王叔便把阿德那孩子給領回去吧。”
“多謝皇上開恩。”淳親王面兒上感激涕零,心中卻是七上八下。明宣帝雖然鬆了口,但到底沒有明確允諾他,他的孫子蕭明德,究竟哪一日才能被領回家。
他已經倚老賣老,在明宣帝面前賣過一回慘了,若是明宣帝嘴上應允了他,卻遲遲不肯放人,他也沒臉再來求明宣帝了。
“王叔要記得,若是再有下一次,朕就不會這麼輕輕放過了。太子那孩子,連朕都沒有跟他動過手,卻差點兒被阿德給打了……”
淳親王聽著這話,心中緊了緊:“是,阿德那孩子,被他親孃慣得不成樣子。臣憐惜他身子弱,他即便偶有出格之處,臣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今看來,臣實在是大錯特錯了。世人都說,溺子如殺子,可惜臣如今才醒悟。皇上放心,等阿德回了家,臣便好生管教他,拘著他學規矩,必不會再讓他墮了我皇家的名聲。”
對此,明宣帝不置可否。他只看最後的結果,在此之前,淳親王縱然說得天花爛墜也沒有用。
“皇上,淑妃娘娘、賢妃娘娘和婕妤娘娘來了。”外頭的小太監通稟。
明宣帝轉動著手上的扳指:“讓她們進來吧。”
不光是淳親王懷疑,就連他自己也懷疑,他身邊兒睡著的,都是些什麼人。
一個個看著都是那樣的本份,卻能夠不動聲色的做出這些事來。僅僅呆在閨閣之中,倒是埋沒了她們的才華了。明宣帝嘲諷地一笑。
李淑妃、穆賢妃和張婕妤三人走進來的時候,恰好看到明宣帝的這抹笑容,頓時心下便是一緊。進來後,見淳親王也在,李淑妃眼簾半闔,穆賢妃不動聲色,張婕妤則是滿臉茫然。
明宣帝坐在上首,恰好將三人的反應盡收眼底。
“臣妾們給皇上請安。”又因淳親王在宗室中也算是德高望重之人,給淳親王行了半禮。
“起來吧,你們可知,朕今日找你們來,所為何事?”
“皇上恕臣妾駑鈍,臣妾不知。”李淑妃道。
“可是臣妾們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好,皇上要訓誡臣妾們?”張婕妤的目光在淳親王身上一掃而過。
她們畢竟是皇上的妃嬪,是皇子公主的生母,即便皇上要教訓她們,也不會當著外臣的面才是。
穆賢妃想了想,道:“若臣妾所料不差,皇上應是為了太子被行刺之事,才召臣妾們來的吧?”
“不錯,賢妃果然聰慧,婕妤雖沒能猜到重點,懂得反思自己,亦是不差,倒是淑妃,失了以往的機靈勁兒啊。那日太子與福兒去榮府祝壽,三皇子可是一併同行的。”
“臣妾愚鈍,這腦子一時半會兒沒轉過彎來,還請皇上恕罪。”李淑妃再次道。
“朕希望你們是真愚鈍,而不是在朕的面前一副忠厚老實的樣子,背過身去便一肚子算計!”
“臣妾們惶恐,不知臣妾們做錯了什麼,導致皇上這樣震怒,還請皇上明示。”穆賢妃雖竭力保持鎮定,但她緊攥著的手還是暴露了她內心的緊張。
“帶上來。”明宣帝對淳親王說。
今日進宮,淳親王將世子妃身邊兩名被買通的人也給帶了進來,以便明宣帝隨時提審。
兩名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