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2/4 頁)
風聲,說大公主對李二公子情根深種,非君不嫁……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就夠人浮想聯翩的了。
無緣無故,誰會去傳皇室公主的流言?除非,這流言是從宮中傳出去的,或是宮中有人授意人傳出去的。
若此事真是三公主所為,大公主不得不讚一聲,三公主的手段也長進了。
只是,這依舊是一招蠢招,傷敵八百,自損一千。
出了這等關乎皇家顏面的流言,明宣帝又豈會不追根溯源,探查這流言的源頭?若是不被查出來也就罷了,一旦被查出來,那罪魁禍首定要褪一層皮。
況且,就算明宣帝真沒有查出來,他心裡頭難不成就沒幾個懷疑的物件麼?但凡被他列入了懷疑的名單,往後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大皇姐在說什麼?我這個做妹妹的向來不及大皇姐聰慧,竟是聽不懂。”三公主將大公主曾對她說的話原封不動的還給了大公主。
大公主冷笑:“若連妹妹都是蠢人,只怕這世上也沒有聰明人了。妹妹也別揣著明白裝糊塗了,此事不是你所為,就是賢妃娘娘所為。若是如此,我倒要向賢妃娘娘討教討教,這無端端的,賢妃娘娘為何要害我了。”
“大皇姐需要將這盆髒水潑到我母妃身上!大皇姐自個兒行事不檢點,這才遭人非議,這一出了事,不想著反省己身,到忙不迭的想將責任推到別人身上,也不知是何道理!”
“瞧瞧,我不過隨口說了一句,三皇妹就惱怒了。想必,三皇妹也能夠理解我方才的心情了吧?三皇妹方才問我,我母妃是個什麼樣兒的人,我究竟知不知道。我也想問問妹妹,賢妃娘娘究竟是個什麼樣兒的人,三皇妹究竟知不知道?能夠坐到如今這位子的,哪個沒有些手段和能耐?三皇妹說我母妃面慈心狠,焉知賢妃娘娘不是如此?”大公主看著三公主,淡淡地道。
“莫非,淑妃娘娘是這樣兒,大皇姐便以為全天下的女子都是這樣了?有淑妃娘娘這樣心口不一的,自然也有如我母妃那樣數十年如一日的。母妃的賢德,便是母后,也是看在眼中的,跟淑妃娘娘這樣的假仁假義不一樣!”三公主反唇相譏:“好了,大皇姐也別再顧左右而言他了!若大皇姐非要覺得這件事是妹妹做的,妹妹也實在沒法子。妹妹身處宮廷之中,難不成還能夠管得了宮外的人在說什麼?再者,那些人說的有錯麼?大皇姐原就是愛慕李二公子的呀,難不成,這話竟是假的?若大皇姐果然不愛慕李二公子,妹妹立時便去外頭替大皇姐分辨去!”
“我心悅李表弟,難不成就會為了李表弟做出這等事?三皇妹別再混淆視聽了!我與你,無話可說。此事,就等著父皇的聖裁吧!”當然,若流言的事三公主真的摻了一腳,大公主是絕不會放過她的。
現在,大公主不說什麼,只是因為還沒有掌握住足夠的證據罷了。待拿到了證據,穆賢妃一系的人怕是要好幾年也緩不過勁兒來了。明宣帝素來最是厭惡這等腌臢手段,更別提,這裡頭還涉及到後宮陰私,骨肉相殘!
大公主與三公主相爭之事,很快就傳到了太子的耳中。如今,太子在宮中,也很有些耳目了。若是大公主與三公主是在太后的壽康宮中發生的爭執,太子的手一時半會兒還伸不進去,可誰讓大公主與三公主在爭執時也不好好挑個好地方呢?
還有一種可能,興許,無論是大公主還是三公主,都沒打算瞞著人。說出那樣一番話,就是為了讓人聽去的。
大公主素來沉穩,三公主雖說平日裡有些乖張,也不是個無的放矢之人。看起來,兩人倒很像是故意如此。
作者有話要說: 積分已送,請查收~
元旦更的少,所以本章繼續送吧。
想要積分的親們記得要投餵【25字】以上的【2分】評喲~麼麼。
第140章
太子但凡得了訊息,必不會瞞著林嬌怡。太子思忖著,與其讓林嬌怡聽了外頭捕風捉影的話胡思亂想,倒不如他親自將得來的訊息一五一十的擺在林嬌怡面前,由著林嬌怡自己剖析。
林嬌怡雖說讓皇家和林家養得嬌貴了些,但本身並不是蠢人,對於這等事,有一種天然的敏銳。她聽了大公主與三公主爭執的大致內容,嘆道:“倒是不知道,三公主竟有這樣的一面。看來此事,與三公主和賢妃娘娘也脫不了干係。只是不知道,究竟是大姐姐在混淆視聽,還是大姐姐真的遭了三公主和賢妃娘娘的算計。”
林嬌怡不願相信此事是大公主所為,可同樣也不希望此事是穆賢妃做的。一直以來,穆賢妃待他們都是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