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3/4 頁)
曾與宮中負責策應你們之人約定了什麼暗號?若是沒有這暗號,你們怕還不會這般輕舉妄動吧!”
那命婦的胸口劇烈地起伏著,從口中咬牙切齒地擠出兩個字:“李嬪!枉李大人那麼相信李嬪,李嬪居然背叛了老爺!”
“李逆賊雖與李嬪是父女,但也不過是相互利用的關係罷了。既然李逆賊在起事之前不曾通知過李嬪,李嬪又何必要事事聽從李逆賊的呢?李嬪終究也是有兒女的人了,與李家相比,自然是自己的人更重要些。”姜皇后所說的,正是李嬪心中所想的。為了一雙兒女,李嬪曾想過“大義滅親”,只可惜,她還沒來得及實踐,就被姜皇后給攔下了。
“鼠目寸光!李大人籌謀了這麼些年,為的就是要把三皇子給扶上帝位。沒想到,這一切,竟被李嬪給親手毀了!”那命婦險些要嘔出血來。
在入宮之前,她們絲毫也不曾懷疑過李嬪。因為這場宮變成功,最大的受益者,無疑是李嬪和她的兒女。命婦沒有想到,姜皇后正是利用了她們的這種心理,將她們誘入宮中,一網打盡!
“沒法子,若是真的讓李大人成功了,誰知道這江山是會繼續姓蕭,還是改姓李呢?”
那命婦也算是個人物,哪怕眼前的局勢對她們這一方十分不利,她仍是迅速的冷靜了下來:“皇后娘娘與我們這些必死之人在這兒說了半響的話,只怕是為了拖延時間吧?只可惜,咱們的人已經動手了。就算皇后娘娘再怎麼煞費苦心,也沒有用。今日,咱們的行動雖說失敗了,但有皇上和太后娘娘為咱們陪葬,咱們也值了!”
“本宮只怕,你們不能如願了!既然早知你們有謀害皇上之心,皇上與本宮又豈能毫無準備?眼下,壽康宮中的火,已經被撲滅了,你們的人,也已經被全部抓起來了。本宮記得,李大人和幽王造反的名義是‘清君側’吧?本宮倒想要知道,謀害君王,算是哪門子的清君側!”
不論何時,臣子造君王的反,總需要高舉大義的旗幟。也唯有農…民…起…義時,才會直接祭出暴君無道,其罪當誅的旗號。如今,李大人和幽王若真是被證實了謀害明宣帝,那麼這面旗幟,也就倒了,李家不論是在輿論方面,還是在士氣方面,都會受到重創。日後,李大人想要謀…反成功,希望渺茫。試問一個不能服眾的人,便是坐上了君王之位,又能夠坐多久呢?就算李大人放棄自己做皇帝,選擇擁立三皇子,也說不通。
命婦顯然也知道,到了這個地步,她們說什麼都已經沒有用了。只見她眼中充血,語氣悲憤地道:“天不佑我,天不佑我啊!罷了,成王敗寇,咱們也沒什麼好說的!只是,皇上與皇后娘娘也莫要以為除掉了咱們,日後就高枕無憂了。李大人和幽王殿下,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打到京城來了,屆時,鹿死誰手,還不好說呢!”
“若是李逆賊和幽王的行動當真如此順利,你們也用不著這般急匆匆的發動宮…變吧?安生候著,等他們來了,再與他們來個裡應外合,豈不是更好?你們急匆匆的選在這個時候動手,只怕是因為你們知道,李逆賊和幽王已經落入下風了吧?”
其實,這也是很好理解的,早不發動宮…變,晚不發動宮…變,偏要在這時候來上這麼一出,卻是為了什麼?難不成,還真指望靠幾個婦孺,以及她們府中的家丁徹底控制住宮中嗎?就算她們能夠順利的挾持明宣帝、太后與姜皇后,這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那命婦將頭一扭,語氣生硬地道:“千里之外發生的事,臣婦如何知道?不過,看這聲勢也可得知,幾位林將軍如今的戰況很是不妙呢。”說著,又嘲諷道:“真是可笑,偌大一個皇朝,除去林家人可用之外,竟找不到其餘像樣的將領了。若是有朝一日,林家也像李家一樣反了,你們莫不是要引頸待戮?”
她已視死如歸,說話全然不給自己留後路。
姜皇后沒料到這命婦竟這般難纏,死到臨頭了,還想攀咬別人一口。
大夏朝當然不止林家人可用,但最出名的幾位將領,都出自林家。在諸位武將中,明宣帝也最為信任林家人。若是這命婦的一番話傳入明宣帝的耳中,指不定會引起明宣帝的猜忌。
思及此處,姜皇后看那命婦的眼神立時就變了:“把她的嘴給本宮堵上。這等目無君父之人的話,不聽也罷!”
她雖是要打探訊息,但也不一定非要從這人的口中知道,除了這難纏的婦人之外,邊兒上還有很多人,不是麼?
姜皇后的目光從那些命婦的身上細細掃過,似乎要將每一個命婦的臉都深深印刻在心底。有些命婦不敢直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