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2/4 頁)
就能有一個,起碼這幾艘兵船上每船都能有一個。
傳令兵手裡舞動一杆黃旗,傳達楊潮的命令給其他軍隊。
楊潮則專心的指揮戰鬥。
“用鳥銃,記得一起打。都裝填好了嗎?”
一百個鳥銃手也分開了,每個船上都有十人。
楊潮船上的十個鳥銃手慢慢裝填,動作快的已經裝好。動作慢的還在捅通條。
這時候楊潮突然聽到了一聲槍響,抬起頭來看到是後面某艘戰船發出來的,分不清是那一艘船,但是這一聲槍響顯然打亂了楊潮的計劃。
不由抬頭看了一眼虜兵,發現虜兵竟朝著剛才開槍的那艘船去了,顯然是打算槍打出頭鳥,將敢反抗的先打死。
而這樣就露出了他們的側面,這是一個機會。
楊潮大喊一聲:“裝填好的,立刻齊射。瞄準戰馬!”
古詩有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之說。
戚大帥也說“射人先射馬。馬僕賊自敗”,戚大帥之所以說這句話。是以為發現士兵跟蒙古騎兵作戰的時候,有些捨不得殺馬,戰馬在邊地一匹就有十幾二十兩,繳獲一匹馬就是一筆鉅額的財產,因此士兵頗為不捨。
結果被很多蒙騎逃跑甚至導致士兵自己被殺。
戚繼光說“往時只因愛他馬,要得活獲,故難取勝。你們看賊馬頭有三尺,人在馬頭高又五尺,我步兵衝在馬頭,尚有馬頭、馬前足相隔,賊刀三尺,豈能到我身上,我只將眾軍聯作牆般一堵,密密一字向前,用我長刀大棒,砍打馬頭馬腿,馬傷跌倒,此時賊被跌落,身方未轉,就用大棍劈頭打下,無有不死者。你殺得賊敗,首級每顆賞銀五十兩,盔甲衣杖,那件不是便宜,何必要馬,況一賊有數馬,我欲殺者,賊身下所騎一馬也,大勢一敗,以後馬匹,那個不是你的,若臨陣不先砍賊馬,與牽取賊馬者,俱斬首。千、把總以下故縱,同罪。砍傷馬匹,戰畢即如營前燒熟代飯。生存好馬,俱與衝鋒之人,以十匹為率,只抽一馬與收馬者,餘皆均散。”
楊潮其實也很眼饞那些馬,都是上好的關外戰馬啊,自己買都買不到,現在眼前這些東虜小子,卻一人騎著一匹。
但是吸取過戚大帥的經驗,同時也覺得戰馬目標更大,打馬更容易打中。
任何戰爭,無論多麼昂貴,只要能獲勝,就能夠盈利,因為勝利其實是最低的成本。
楊潮一聲令下,十個槍兵中的五個站了起來,立刻瞄準,現在虜兵沒有對著他們,他們也沒有緊迫感,因此可以從容瞄準了,但是第一次直面敵人的射擊,還是讓鳥銃手有種心跳停滯一般的感覺,胸腔之內極為憋悶,沒等到命令,就有一人放槍,接著其他人放槍。
楊潮大喝一聲:“劉勇,未經命令,擅自打放,記過一次!”
本能的怒喝完後,楊潮才有空去看結果,只看到一隊十來個虜兵飛馬已經到了一艘船前,卻有一個虜兵掉隊了,他的馬正打著圈兒,最後一下子跌倒在地。
虜兵倒是沒有受傷,敏捷的跳下馬,但是下馬後立刻拔出刀,大聲吼叫,一時看向這艘船吼叫,一時看向那艘船吼兩聲,似乎想知道是誰打死了他的馬。
楊潮看到,這個小子,正是剛才那個活躍的孩子。
“繼續裝填!”
楊潮大喝一聲。
鳥銃兵繼續裝填起來。
這時候城牆西北角的騎兵終於將一群百姓趕了過來。
已經到了海州西門,卻沒有絲毫停止的意思,竟然驅逐著百姓朝著楊潮的船隊而來。(未完待續)
第一百八十六節(外篇)額爾赫的理想
八旗制度三丁抽一甲,這一甲是正式戰兵旗中會分發鎧甲,剩下兩丁稱為餘丁,也可隨同作戰,但是旗中不會給他們配屬鎧甲,他們的軍資、裝備甚至武器都需要自備。
但是隨著一次次的軍事勝利,清軍中的皮甲率已經大大提高,甚至超過明朝軍隊,但是還做不到一人一甲。
這些餘丁顯然就是最下層的,未被選中為披甲兵的丁口,只能隨軍出征,必要時給甲兵做輔兵,然後希求透過劫掠給自己弄一副鎧甲,這不但是提升防禦力,而且能提升地位,因為他們有甲的話,下次甲兵有缺額,那麼他們就可以優先遞補進去,成為可以吃軍糧,甚至享有土地、包衣的小貴族。
額爾赫就是這麼想的。
他是滿洲正藍旗餘丁,他之所以是餘丁,不是因為他比較壯,不是因為他武藝不行,而是因為他還很年輕,他今年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