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第2/4 頁)
潮代替了馬士英成了最大的功臣,而且是一個手握重兵的勳臣,阮大鋮覺得他跟楊潮是有交情的,於是等局勢平靜後,就來到金釵樓,試圖跟楊潮會面,想走楊潮的關係。
可惜那時候楊潮回軍營了,一直就沒有機會,但是他很有耐心,就在金釵樓裡等著。
反正這是他家的河房,後宅雖然住了些女流,但是有的房子,他就安心住下了,而且很喜歡這種環境。
楊潮答應見他後,當天晚上,他就來求見楊潮。
不得不說這種厚顏無恥的人物,真能拉的下臉,過去楊潮在他身邊一直是以後輩自居,而現在兩人身份逆轉,他見到楊潮後,竟然不惜直接跪拜。
楊潮很無奈的扶了三次才扶起他。
然後兩人很快就說道了整體,阮大鋮表示他想為國出力,希望楊潮能幫他引薦一下。
楊潮問他想要一個什麼位置,他表示什麼位置都可以,但是隱晦的說他過去是三品。
意思顯然不想低於這個品級。
三品官,以他的地位和名頭,是足夠了,但是人品嗎。
在楊潮眼中,阮大鋮跟錢謙益是一種人,都是厚顏無恥,沒有底線之輩。
不同的是,一個是名聲很好的無恥之徒,一個是名聲很壞的無恥之徒罷了。
因此讓阮大鋮當官,楊潮一點都不介意,只是憂慮的是東林黨的反對,歷史上此人一上臺跟馬士英結為一黨,跟東林斗的樂不可支,鬧得朝堂烏煙瘴氣。
現在沒有阮大鋮,馬士英本人其實在東林中名聲還可以,沒人針對他,因此楊潮還真不敢貿然引薦阮大鋮。
但是人情上說不過去,楊潮心裡承認,不是阮大鋮當年幫忙,他弄不好現在還是一個不入流的小書生呢。
如果要讓阮大鋮當官,而且不能讓他跟東林黨在朝堂上爭鬥,那就只能把他支開。
也就是說把阮大鋮支到地方上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就不知道阮大鋮樂不樂意了。
而且地方上的三品官,那絕對是位高權重的大員,大明地方知府才是四品官,三品外放出去得是布政使級別或者巡撫這一類省級大員了。
楊潮問道:“不知道地方官如何?”
阮大鋮一聽,猶豫起來,明顯還是想當京官,跟在皇帝身邊才有前途嗎,他這把年紀,努把力還可能入閣,去地方任職怕是就老死地方了。
最後嘆道:“若是浙江也罷了。”
他不想離開江南太遠,浙江確實是一個好地方,既離南京不算太遠,還遠離北方戰火,安安生生監督賦稅,積攢個幾年也能進京。
兩人說好了,浙江有好幾個人物都掉進了南京六部,倒是有些空缺,給他謀一個外放,遠遠的打發走,不會引起黨爭,也省的煩自己,同時讓他遠離北方,省的投降滿清了。
打發了阮大鋮,第二天楊潮接見了一下鄭鴻逵的客人,也跟鄭鴻逵又談了談海運的事。
鄭鴻逵的客人名字叫做林野,口音很怪,說不上是哪裡口音,楊潮感覺既熟悉又陌生,但是肯定不是福建口音,也不是江南、浙江口音,不過中國地方大了,十里不同音,楊潮也見怪不怪。
這客人的禮節修養也很好,說話間點頭連連,眼神看著別人總給人一種我很尊重你或者我很崇拜你的感覺,讓人很舒服,他說話少,應承多,多數時候都是贊同別人,絕對不說反面的話。
此人愛好廣泛,文學藝術,詩詞歌賦,書法繪畫都懂,都能說上兩句,說的不多,但都在點子上,應該是一個讀書人家出身,卻完全沒有江南讀書人身上那種浮誇,同時也顯得有些信心不足,似乎沒有一絲讀書人的傲氣,楊潮甚至感覺此人有些自卑的感覺。
但是從他身上完全發現不了值得自卑的地方,身高不高,比江南人也偏矮,但是這不足為道,江南經濟繁榮,笑貧不笑娼,沒錢才最讓人自卑,而以這傢伙對文化物品的收集力度來看,絕對不可能是窮人,倒很像土豪。
同時楊潮還發現他身上跟一般讀書人不同的地方,一般讀書人往往把孔孟之道掛在嘴邊,但此人雖然也提及孔孟典故,其他諸子百家的典故也是娓娓道來,不但學問廣博,而且沒有平常人那種對孔孟極高的敬仰在裡面,嘴裡的孔子、老子和韓非子之類的人物都是平等的對待。
直到最後告辭的時候,此人突然彎腰拜別,雖然很快的就改成拱手。
但是楊潮還是發現了:“閣下是日本人?”(未完待續)
第三百二十二節仰慕中華文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