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第3/4 頁)
有瓷都的地位,別說日本等國了,就是中國其他地方也比不上,要說歷史,恐怕北方有些窯口比景德鎮更古老,可是景德鎮能夠始終屹立,而其他的瓷器產地湮沒在歷史中,唯一的原因就是景德鎮的瓷土,他們佔據了太好的條件。
整個世界上也找不到那麼一個地方,高質量瓷土如此密集而且就在地表,能夠開採上千年而不枯竭,這樣的條件讓景德鎮的瓷器不但質量高,而且價格低廉。
如果楊潮只用兩倍的市價向鄭氏大規模供貨,那麼鄭氏就有能力把中國瓷器賣的滿日本都是,讓日本的制瓷產業沒有任何活路。
但是絕對不夠,必須雙管齊下。
“不過你們鄭氏得答應我一個條件!”
楊潮立刻道。
鄭鴻逵道:“楊伯爺請說。”
楊潮笑道:“掐斷給荷蘭人的瓷土供應。”
鄭鴻逵沒有任何考慮:“成交!”
有楊潮無限制供應景德鎮瓷器的利益,向荷蘭人供應那麼點瓷土的利潤,就顯得無足輕重了。
景德鎮有水路直達潘陽湖,連同九江進入長江,水利運輸瓷器極為方便,比透過陸路送到福建價格低了不止一倍,因此福建雖然跟江西東南相接,可是鄭氏獲取瓷器還是從長江更容易一些,不然他們也不用依靠德化的瓷器了。
只要鄭氏能掐斷福建等地給荷蘭人的瓷土供應,楊潮也絕對不可能給荷蘭人瓷土,那麼日本的瓷窯就絕對沒有希望獲得質量好價格低的原料。光靠日本開採出來的瓷器,大概就跟從宋代打明代一樣,日本的瓷器連他們自己人都不太樂意用了。
“呵呵。伯爺,日本人也產生絲!”
鄭鴻逵笑著對楊潮說道。
楊潮嘆道:“鄭總兵你太貪心了。”
鄭鴻逵很聰明。很容易猜到楊潮是想掐死日本的制瓷產業,日本進口中國兩大貨物,瓷器和生絲,瓷器是因為日本瓷土和技藝都不行,生絲更是如此,全世界生絲質量最好的地方,就是湖州,別說日本人了。就是中國其他地方,蘇州其他地方,也都比不上湖州的絲。
那是自然原因,哪裡的水土,氣候他就適合桑蠶生長,全世界其他地方就是比不上。
“日本有生絲,你大概不知道,歐洲也有桑蠶的吧。”
楊潮笑道。
馬可波羅之後,義大利首先開始種桑養蠶,桑樹是一種古老的樹種。歐洲也有桑林,但是從漢代開始,漢人王朝對蠶種卻極為保密。甚至到了元代蒙古人也很重視,當時偷取蠶種是殺頭的罪名,有不少歐洲商人為此掉了腦袋,但是絲綢貿易利潤實在太大,他們不惜穿過西域的沙漠戈壁來中國,自然不怕冒險,終於還是給他們偷走了。
但是歐洲的絲質量卻不行,無論是先進一步的義大利,還是後起之秀法國人。都沒有培育出優良的蠶種來適應歐洲的氣候,因此歐洲依然需要大量進口中國的生絲和絲綢來滿足貴族甚至中產階級的消費。
鄭鴻逵笑了笑。顯然他是知道這個訊息,要說對西方的瞭解。鄭氏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不過本爵可以先降一降絲綢的價格。就按照瓷器的價格吧。還有那些普通瓷器、普通生絲價格可以降低,但是湖絲、景德鎮上好瓷器應該在提一倍。鄭家不會有意見吧。”
鄭鴻逵稍微皺了下眉頭,心裡盤算了一下,點點頭答應了。
湖絲產量不高,本來出口就少,因為中國都不太夠用,根本就不愁銷路,但是出口顯然利潤更高,因此才有人走私。
而且湖絲跟高檔瓷器一樣,就算出口到日本歐洲去,那也不是給一般的人用的,就是中產階層也負擔不起,但是對於權貴和富豪來說,價格又不是很敏感,就是翻一倍他們也是樂意接受的,貴族嗎,花不起錢算什麼貴族。
一番探討後,楊潮就跟鄭家達成了一些列針對大明競爭對手的貿易戰,普通廉價的生絲,跟日本本土絲質量差不多和略高一些的,那就放開了供應,用價格優勢顯然日本的蠶農破產。低檔絲綢也敞開了供應,讓大量的織工也活不下去。估計幾年之後,日本就只剩下那些可以用湖絲紡織出最精美絲綢的工人了,就算這些工人,楊潮也不認為會比南京那些能夠織雲錦的織工有優勢,到時候在降低一下高等絲綢的價格,日本人也就可以和絲織工業說再見了。
至於歐洲,一百年內是不會成氣候的,但是楊潮依然決定大量向歐洲出口低端絲綢,打壓歐洲剛剛萌芽的桑蠶業,讓他們沒有機會培養出自己的桑蠶品種之前,就放棄這個產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